事实上,总体来看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富余,只是局部地区近期出现了不均衡,要防患于未然,关键还在于理顺煤电价格的形成机制。
为理顺煤电价格形成机制,从2004年开始,国家通过实施煤电联动来缓解电厂的困境,即,当煤炭的价格累计变化幅度连续在6个月以上超过5%时,通过调整电价来弥补发电企业成本的增加。不过,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市场煤、计划电”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机制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中电联建议重启煤电联动,并呼吁进一步推进电价改革:一是在合理的电价机制形成过程中,继续坚持煤电联动的原则和机制,同时解决热电价格长期倒挂的问题;二是加大需求侧管理力度,发挥价格对需求的引导调节作用,理顺各种终端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引导用户合理消费各种能源;三是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步伐,尽快研究符合市场规律、适应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计划电”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关键还在于电网垄断下的电力价格垄断。电力体制改革第一步,初步解决了厂网分开的问题,但输配分开却迟迟未能实现。如果在配电端可以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由配电公司自主地从不同电力公司采购最低成本的电力,然后再通过竞争趸卖给消费者,输电公司只收取过网费,那么发电成本将会大幅下降,电力公司利润也将通过煤电价格及时联动得到解决,电荒问题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需求快速增长 气荒现苗头
日前,国内最大天然气消费城市北京,召开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在拟定调价方案中,八成与会代表同意每立方米天然气涨价0.23元至2.28元。此前,重庆、石家庄、济南等城市已经上调了民用天然气价格。
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在日前召开的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上曾吹风,今年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武汉、北京等地天然气供应已经十分紧张,全国局部地区已现气荒苗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