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又有新麻烦,美联储“定量宽松”冲击波接近尾声 □学者:民间资本逃离实体经济助推“糖高宗”、“蒜你狠”
本报记者 李保元
面对超过4%的通胀,民众和学者纷纷探究其成因。有观点诠释说:河北省石家庄市居民小区附近的煎饼果子价格最近普涨三毛左右,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最近的6000亿美元“定量宽松”以及由此导致的美元贬值有一定责任。
美联储“撒绿钞”的直升机没有开到中国来,但是廉价美元导致国际大宗商品接连涨价,给中国制造了所谓的“输入性通胀”。所幸最近,美元在贬值四个月之后,连续一周升值,分析师表示有“见底”迹象。本地学者告诉记者,美元反弹以及商品价格下降,有助于改善国内通货膨胀预期。
美元:贬值暂停
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即通过购买债券等手段,向美国财政部、金融机构等交易对象注入6000亿美元资金。此举在国际社会引发一片哗然:美国为一己之利人工制造“通货膨胀”,将提振本国经济的代价转嫁到海外,忘记了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责任。
次日,反映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创下75.63的新低。此后,在国际社会对于美联储“印钞救市”的批评声浪中,美元汇率开始悄然反弹。到15日早间,实时美元指数保持在78上下的水平。
从欧元对美元汇率来看,一周前1欧元可以兑换大约1. 37上下水平。同期,美元对日元汇率也从80上升到了15日的82.6上下。
油价:开始调整
美元汇率反弹,加上上周末中国有可能再次加息遏制通胀的传言,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之前,大宗商品狂飙以及廉价美元热钱非法涌入,被一些学者和官员认为“输入型通胀”的两个表象。
伴随着美元升值,国际油价月初以来的飙涨暂停。上周末,由于中国加息传言,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93美元,收于84.88美元,跌幅高达3.3%。上周跌幅为2.3%。当天,伦敦市场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47美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