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超发货币43万亿引发通胀”无依据
◆货币是个存量概念,GDP是个流量概念,不能直接相减
◆货币与经济总量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最优比值
◆去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个特殊现象
◆下一阶段央行会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本报讯 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存在超发货币将近43万亿元,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引起各方的关注和争议。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昨日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央行超发货币43万亿元引发通胀”的说法没有依据。《金融时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综合类财经报纸。
据悉,有关报道是以M2减去GDP,即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69.64万亿元,减去前三季度GDP数据26.866万亿元,得出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张健华指出,货币是个存量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个流量概念,两者不能直接相减,更不能用一个时点上的存量数去减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流量数。这种说法既缺乏理论依据,也没有现实基础,不够科学和客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