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视角
多些“活钱”还是少交土地增值税?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北京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并没有管死开发商的资金,而效果体现在监管工程款这一项。如10万平米的建筑面积,2万元/平米的均价,预收款可达到20亿元。以普通住宅3000元-5000元/平米建安成本计算,则有3亿-5亿元资金被监管。“只要把工程款计划报低,则可以减少被监管的资金,增加可自由支配的资金。”
但是另一方面,报低工程款则意味着开发商需要缴纳更多的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余额征税,为了减税,开发商通常会将开发成本报高。
如此的两个政策一起实施,开发商就面临两难的境地。
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工程款占预售资金的30%-40%左右,要做手脚最多能减少10%-20%,即1亿-2亿元,对于有实力的大开发商来说,意义并不大,毕竟工程款专款专用,开发商是要进行资金投入的。不过,不排除有小开发商资金链紧张,通过此举来拆借。“但这也与土地增值税不冲突。目前预售资金是由建委和银行在监管,而土地增值税是由税务部门在征收,如果两大部门没有联网机制进行信息共享,开发商就可能钻空子的。” (记者 牛紫千 袁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