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信事业一部运营总监卞明认为,监管新政实施前,有些项目可能会突击取证,有可能在11月出现一次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小热潮”。而在新政的刺激下,10月推迟开盘的项目也会尽力赶在11月拿证开盘。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10月26日新政一出至11月4日,仅有两个项目拿到预售证。但仅3日和4日两天,就有世华泊郡、鸿坤理想城、恒盛波尔多小镇等7个项目排队等待拿证。
不过,北京市房协副秘书长指出,开发商会更关注市场,而不是赶在政策前突击开盘。因为若定价失败盲目开盘,收到的效果会很差。
小开发商受影响较大
目前,信贷政策收紧、加息、上市融资渠道紧密,已经让开发商的融资难上加难,而预售资金监管则又进一步加强看管开发商的“钱袋子”。
绿地京津事业部营销总监李蓟表示,天津从去年底全面实行预售资金监管,而且是所有预售资金都要被监管。绿地在天津已有项目接受了监管。北京仅监管预售资金中的工程款部分,比天津要宽松许多,不会对绿地旗下项目的开发造成影响。
不过,作为一个长期执行的政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对楼市还是有深远的影响。
卞明认为,《办法》与2006年9月北京银监会规定项目封顶才能放贷的政策影响效果相同,改变的是开发商的现金流,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杠杆效应”将被压缩。
韩乐也认为,在第三方的监管下,开发商对预售资金的自由支配度、灵活度将降低,只能通过加快建设速度尽快回笼资金。
首开股份一人士认为,新政策将使开发商加强资金筹措部署和融资安排,提高资金利用的计划性。“中小开发商受此政策的影响会非常大。大开发商自有资金雄厚、融资渠道多,有资金实力的开发商,甚至可以建成现房后再卖。而中小企业自由资金少,融资渠道也比较狭窄,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预收款再进行开发,因此受打击较大。”
中广信事业三部运营总监韩昆也指出,政策执行后,以往挪用商品房预售款去拍地或投资其他项目的先例不可能再出现。这将直接导致一些房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部分甚至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