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利剑”
很多学者以及评论家认为,诸如强拆等事关民生的问题,是一把随时会影响社会稳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说:“拆迁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引发全国上上下下的关注,并成为引发社会、激发负面情绪的焦点之一,也是潜在社会风险之一。矛盾激化引发的极端事件虽然是个别事件,但是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普遍的、负面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教授王忠武认为,社会的不公平会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和GDP增长无法掩盖现在我们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问题。”他说,“不公平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对立,而两极分化正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也指出:“公众对‘坏消息’的免疫力越强,整个社会累积的崩溃风险也就越大。”
头等大事
事实上,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早已被中国党和政府认识到,过去五年里出台了多种措施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根据今年9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国失业保险、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和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都大幅上升。
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研究雨雪冰冻灾情、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
然而不少专家指出,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目标相比,中国的社会建设仍显薄弱,民生建设进程与民众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