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7年的努力,累计建设丰产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6.83亿亩,共计增产粮食4008.68万吨,每亩每年节本增效100元左右,增加经济效益589.38亿元,为我国粮食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项目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科技创新水平,集成了一大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粮食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赵明研究员对记者说。
同时,工程引领了全国超高产产量创新。
——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单季稻亩产超过900公斤,双季稻高产攻关亩产达到1325.2公斤;
——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创造了一年两熟亩产达1770.5公斤的新纪录;
——东北地区刷新了春玉米连片亩产1183.49公斤雨养条件下的高产纪录和百亩连片玉米机械化栽培1066.9公斤的纪录。
这些高产典型引领了我国粮食主产区高产的发展方向,体现了自主创新挖掘粮食丰产的巨大潜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实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