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当头构筑新高地
曹妃甸工业区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准入门槛”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进区项目除了要具备产业优势、自身规模外,还要看它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示范区要求,能不能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找准定位。据统计,因为有了这个门槛,曹妃甸工业区先后拒绝了投资总额100多亿元的项目进驻。
“我们的目标是,不放掉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丢弃一滴废水。将曹妃甸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滨海城市、示范性城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这样说。
渤海新区依托黄骅港综合港,将重点打造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一个个传统工业项目落户沿海,会不会形成新的污染?
记者采访发现,这里有一个很“讲究”的原则:凡是能够形成循环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进区;能够构成循环产业链的企业,都要在同一规划区内安置。
渤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边老刚说,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在安排项目阶段,规划项目间互为原料、互为市场,建立上下游产品相互利用的产业链条。比如刚刚建成投产的5万吨TDI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氯化氢不能直接排放。园区便安排一个PVC的项目与之相邻,氯化氢通过管道直接用于PVC的生产,既降低了TDI工程建设成本,也为PVC生产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原料。
按照河北省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经济将迈上一个大台阶,从而为建设沿海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沿海经济隆起带将占全省GDP总量的30%。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