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的办公楼和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图片转自美国《外交政策》杂志

▲巨幅的宣传板报上勾画着重庆未来的理想景象。这是和平发展的一种标记。图片转自美国《外交政策》杂志
“为什么是重庆?”这是国际媒体在关注重庆城市化发展时提出最多的问题。英国《卫报》日前的一篇文章称,重庆有许多优势,比如运输成本比较低,同时还兼有空港、水港及铁路等交通便利的条件。路透社称,中国西部内陆与世界的距离正在缩短。海外制造商向内地挺进的趋势正好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相呼应。在未来数十年内,这一城市化进程吸纳的“新市民”人数可能会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报道还称,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强内需正是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扭转失衡状况、进行战略转型的方式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6月的一篇分析认为,发展重庆既意味着刺激经济内需有了新市场,更显示出中国为经济平衡发展找到了新舞台。报道说,重庆的城市化是保留旧城,再造新城。今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2020年将建成的两江新区将带来6000亿人民币的生产总值,相当于再造一个现在的重庆。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