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一步分析称,对于住房市场,尽管产业链比较长,带动了许多其他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但影响民生,影响一线城市的结构调整,致使人们生活成本过高。“不得不承认,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比较明显,因此政府对住房性地产比较控制,对商业地产则比较保护,希望其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孙立坚看来,政府加快经适房建设的主要思路是想通过增加房源使市场上购房实现分流,让真正有购房需求,但购买能力低的人们进入经适房及保障房的护栏中,以期对房价高企的态势能得到扭转,因为需求的降低会对价格的降低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平抑价格非常有限 ”孙立坚对《财经》记者说,“真正推动中国房价的是中产阶层和富人阶层,把钱放在银行里是负利率,存在银行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此外,无论投资股市还是黄金都不如买房子,于是他们将买房看做把钱存起来保值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些人不希望财富透明化,不方便将钱存银行,于是到处买房子。”
孙立坚表示,平抑价格之难,不单单有上述主力军威力无比,目前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也对经适房、保障房建设“没有积极性,能拖就拖”。在开发商及地方政府眼中,土地和房子卖上好价钱主要还是靠 “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
《财经》记者提出“能否认为国家不可能满足普通消费者望房价下降的愿望,而只是希望房价在可控范围内?”时,孙立坚回答说,如果征收较重的“房产税、物业税”,让他们手中的房子成为“烫山芋”,让他们产生“不愿意养房子”的想法从而退出游戏,才能真正平抑房价。
“房价大跌 国家不愿这样,银行也承受不起。因此,经适房和保障房能分流多少就是多少,国家采取温和手段,既不希望房价过快上涨,也不希望房价大跌。”孙立坚说。
(网络编辑 苏娜)
(本文来源:财经网 作者:方璐)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