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乏定价机制,交易难以体现公平
由于目前的贷款转让基于双边谈判,最终各项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双方市场地位及议价能力的高低,加之市场信息不透明,新的交易对手寻找困难,交易中处于劣势的一方,虽经不断谈判但最终还是要接受对方的要价,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也难以做到交易的公平。
5、缺乏认可的资产评级,交易意向达成后内部审批流程冗长
由于缺乏公认的第三方评级机构评级,资产买入方对拟买入资产必须经过内部授信或风险管理部门的逐级审批。对于急于转出资产的银行来说,这一过程往往是冗长而难以忍受的,而且极有可能最终由于无法通过买方内部的评审而导致交易失败。
6、担保变更手续繁琐,制约了抵质押贷款转让
由于涉及抵质押物的信贷资产在转让时为使相应担保效力有效,往往需要经原登记单位进行变更登记,手续复杂。为避免麻烦,交易双方更倾向于转让/受让信用贷款,使得转让标的范围进一步缩小。
二、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将加速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发展
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虽然不能解决信贷资产转让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其建立将大大方便各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同时也为解决当前贷款转让业务中亟待解决的法律、税收等问题提供了基础。
1、 规范的交易市场使标准化的通用合同文本成为可能,并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对市场具有广泛约束力的交易习惯及交易流程。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绝不仅仅是一个转让信息的发布地,更加重要的是形成业内认可标准协议文本,通过这一协议的广泛使用,不仅节约交易双方在协议谈判中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通过标准协议的使用各交易主体的交易习惯、关键交易结构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对市场具有广泛约束力的行业准则。这将彻底改变国内贷款转让各自为政的局面,自发的形成全行业的统一标准,这一标准如经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组织认可,则可有力地推动国内信贷资产转让的健康发展。
2、 建立信贷资产转让市场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一个规范的市场的建立,通过各主体的广泛参与,将使市场成为信贷资产转让信息的汇集地和发布地,交易各方可以方便地通过市场向全国的机构发布信贷资产转让、受让信息,同时也可以方便的查询、挑选适合本机构的资产,这将大大的降低为寻找交易对手而花费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提高交易便捷性和效率。
3、 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可促使定价机制的形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入场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越来越透明,使得形成市场定价机制成为可能,这一机制的形成也将更好的促使交易公平、快捷、高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4、 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将有力地促进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将促进信贷资产转让的市场化,而这一过程需要评级、法律等服务的广泛参与,因而,信贷资产市场的建立将为评级、法律等服务提供者广泛参与这一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并推动其发展。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