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转让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之间,根据协议约定转让在其经营范围内的、自主、合规发放的尚未到期信贷资产的业务。通过信贷资产的转让,金融机构可以盘活存量资产,调整客户结构、行业结构、资产盈利水平及期限配置,降低风险暴露,使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等。在国外,贷款转让市场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广泛参与的贷款转让交易的市场,市场信息透明,交易效率高。
国内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银行越来越关注的一项业务。在2009年天量放贷之后,商业银行消耗了大量资本金,受资本充足率限制,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受到影响。为确保有足够的信贷资源支撑未来的发展,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信贷资产的转让及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调节规模,然而由于双边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交易周期长,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交易规模受到限制,一方面呼吁建立规范的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不得不转向通过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来解决规模问题。2010年8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布,使银行通过银信合作腾挪规模几无可能,重新回到通过信贷资产转让调整客户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的道路上来,建立规范的信贷资产转让市场也显得愈发迫切。本文拟从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实践遇到的问题入手,探讨建立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对商业银行的意义,以期同广大同仁共同研究讨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