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购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很多消费者习惯,买什么东西,去哪里,都先看看,有没团购的优惠。“批发式”的便宜当然好,可是价格打折的同时,有的团购项目也让人“见识”了服务的折扣。让人不得不感慨:“团购有风险,消费须谨慎!”
1无中生有
王小姐最近有学一些基础日语的计划,她在网上看到有某全国知名连锁日语教育机构的日语初级课程团购,上课的地点就在王小姐公司附近,一周七天均有课程,最让王小姐心动的是价格仅仅为9.9元,而同类课程市价都在四五百元以上。
于是王小姐赶紧参团,付款,拿到了验证码和密码,并被告知预约以及上课时都要提供这两项。但当王小姐第一次打电话预约课程时,接线小姐并没有要王小姐提供所谓的验证码和密码,实际上课时也并不需要。王小姐感到疑惑,询问之下才知道,她所上的课程本就是该机构的免费公开课程,任何人只要电话预约,不超过限定人数就都可以免费上课。虽然9.9元并不是大数目,但王小姐还是很生气,“被欺骗的感觉很不好!”
点评:这种消费陷阱怎么提防?一般来说,团购网站都会提供商家的电话,消费者在参与团购之前不妨先打下电话进行确认,不要急于在团购网站下单,这样一来,被卷入虚假团购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2货不对板
陈先生的女友在家具卖场看中的一款名牌浴缸,售价要七千多,陈先生在网上搜到团购该品牌的同款浴缸,仅要两千出头,心动不已,立马参加团购。
浴缸送上门,陈先生就发现款式跟网上的图片有所差别,而且颜色有点不太对劲,之后又被装修工人告知浴缸底部不是很平整。知名品牌还存在质量瑕疵?陈先生心存疑惑,随即打电话咨询本地代理该品牌的公司,被告知,比实际售价低超过50%以上,厂家根本不可能出货,团购网站能以如此低的价格拿到货,其中肯定有猫腻,有可能就是假冒产品。
点评:要想让各家团购网站都做到童叟无欺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仅考验着商家的诚信问题,这里面最终可能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介入。
在这里,陈先生遇到的问题比较特殊,这种类型的团购大多是有几个人组织起来的团购项目,在商家信誉方面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消费者在选择团购网站之前,最好先看看这家团购网站的资质到底如何。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