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走出对银行理财产品认识三误区
来源:燕赵晚报 更新时间:2010/8/18 10:04:14   
>> 相关新闻链接
·石市即开型体彩销售昨启动 ·“永年蒜乡”刨根问底探蒜价
·精美纪念品踪影难觅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2.5%
·美刊"最好国家"排行榜 芬兰居首美国11中国59位 ·罕见绝版3元纸币现身福建三明 价值万元以上
·2元“车工”纸币能当千元使 身价暴涨背后有玄机 ·土地闲置呈三大乱象 打击囤地炒地须“动真格”
·广东闲置土地占全国1/5 ·生姜价格连涨33天
    很多人认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就和存款一样,本金和利息都没有风险”,然而也有部分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都是骗人的”。理财专家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曲解了银行理财的含义。

  

  误区一

  银行理财产品

  跟存款一样

  理财的真正含义,应当是个人资产的合理配置,而理财的真正目的,是使自己的资产在抵御通胀的前提下,实现增值,银行的理财产品,则是实现资产配置的一种工具。随着银行理财的快速发展,银行已经形成了一条从短期到长期,从低风险至高风险的产品线,理财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预期收益,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形成合理的组合,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不是单单凭借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或不信任来盲目选择理财产品。

  理财专家补充说,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不同于存款,还与其流动性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存款,储户可随时支取,定期转活期,储户也只是损失部分利息收益,而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每日开放赎回业务,对于急需用钱的投资者来说,即使投资者本人愿意承受收益的损失,也不一定能提前终止合同,投资前一定要对此有所计划。

  

  误区二

  预期年化收益

  就是实际收益

  “收益性”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李以恒提醒投资者,预期年化收益率并不等同于实际的投资收益率,这还要根据该款产品的投资类型来决定,除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部分保本型产品也存在浮动收益,预期的年化收益仅仅依据一定市场状况计算出来,并不可能完全跟预期收益一模一样。

  另外,对于一年期或一年期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概念比较好理解,即一年到期后的收益率;而对于少于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来说,例如一个月、三个月或半年期的理财产品,其合约中标明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仍是以一年的期限来标明,实际收益率则需要平均到相应期限来计算,“例如,三个月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致是合同中预期年化收益率的1/4,而半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致是合同中预期年化收益率的1/2,以此类推。”理财专家解释说。

  

  误区三

  到期日=到账日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说,银行理财产品对于赎回期限有着相应的规定,即在到期日时赎回,方可获得合同约定的收益,而提前赎回,则有可能不被允许,或需要支付一定的提前赎回手续费,倘若此时市场情况并不良好,提前赎回则有可能导致投资亏损,因此,如果并 非急用,专家并不建议投资者提前赎回银行理财产品。

  而一旦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满,也不要想象成当日就可以对付现金,理财专家说,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方面会有一个结算的过程,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和到账日都有一定时间差,少则2日,多则7日,这些都将在购买时在合同中标明,投资者需密切留意这一点,切勿在急需用钱时,因这个时间差给您造成不便。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