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与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粮食减产,以及一些粮食主产国暂停出口,已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影响
近一段时间,对粮食涨价的担心越来越浓重。上半年干旱与近期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粮食减产,以及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将从本月15日至12月31日起暂停谷物出口的禁令,各种因素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粮价上涨预期
8月8日,记者在北京的一些粮油批发市场走访时发现,虽然小麦、大米等价格基本趋于稳定,但不管是粮店批发商还是超市工作人员都对记者表示,“过不了几天粮价就要上调了”。
北京回龙观物美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要买米趁现在多买些,过几天粮食就要涨价了,“前几天我们去粮油批发市场进货时人家就叫我们多进一些”。
中华粮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受灾程度的不同,早稻轻度受灾田块预计减产3%至5%,中度受灾田块预计减产20%至30%。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信息称,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的预测数将从6.76亿吨下调至6.51亿吨;价格方面,全球小麦自6月以来已经上涨了50%。
关于粮食价格上涨,专家曾做出这样预测:今年国内外都面临着粮食供给偏紧的局面,国际粮价上涨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粮食市场。虽然俄罗斯等国小麦的减产尚不足以改变国际小麦市场供需平衡状态,但它已经导致小麦玉米比价、大豆小麦比价偏离均值,这轮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格局将继续向玉米、大豆市场传导,农产品市场价格将继续上移。
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这对中国小麦,甚至其他粮食品种上涨带来更大压力。对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也带来了难度。
东方艾格粮食分析师马文峰表示,除了供需缺口外,货币因素影响也不可忽略。近期金融市场上,资金对于粮食产品追捧正热。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