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转型调查
编者按:1999年,为处置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对口接收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成立之初,财政部分别向每家公司提供100亿元资本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向四大国有银行发行数千亿元不等的债券来购买总计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此外,四家公司通过央行再贷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渠道,筹措资金以购买不良资产。
当初给资产管理公司设定的10年存续期已满。11年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的完成,资产公司也面临发展方向的选择。近年来,资产管理公司该何去何从,一直是金融业内众说纷纭的话题。日前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大幕”正式拉开。
何以率先商业化转型?
通过精细化处置,信达把不良资产的“枯树根”加工成“艺术品”
11年前,信达公司在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率先成立。今年,在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探索中,信达再次走在最前面。
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信达在资产收购与处置、债转股、资产重组与上市等各项业务上,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这无疑是信达成为首家转型试点的重要原因。据了解,截至2009年末,信达累计收购和受托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账面本息1.48万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441亿元,向有关银行支付债券利息和再贷款本息1966亿元。
债转股方面,信达对238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债转股,转股金额1009亿元,占四家资产公司债转股总额的49%。转股后,企业负债率平均下降30个百分点,大批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债转股后的中石化、中海油、中铝等大型国企已经成功上市,一批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柱。
信达股份董事长田国立说,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的完成,资产公司面临发展方向的选择,一些从业者开始厌倦这一行业,谋划转行。信达则认为,国家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救火队”来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信达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数年磨炼,信达在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方面始终走在前列,成为信达商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