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干了、地陷了、树死了、人走了
近年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开采强度迅速增大。记者在原煤产能超过2亿吨的鄂尔多斯市看到,大批矿井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改得到提升,有的原设计产能300万吨的矿井,扩大至1000万吨、2000万吨;原来年产数十万吨的民营煤炭企业,技改后多数扩大至100万吨以上。与此相应,矿井的服务年限随之缩短,采煤塌陷区范围快速扩大,失地农民人数增加速度也在加快。
记者在神木县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由于煤炭的强度开采,县境内塌陷区面积已达67.7平方公里,近7000农牧民饱受塌陷之痛。
神木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是一家央企的主力煤田所在地,这里布局着上湾、榆家梁等千万吨级的矿井。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发,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煤田采空区地表塌陷,水源渗漏,植被枯死,土地无法耕种,许多村庄因丧失基本生存条件而不得不搬迁。
“虽然这家央企的矿井设计年限为70年,可对上湾村而言,每天都能看到塌陷面积的扩大。”去年3月,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上湾村支书郭快乐介绍,当时全村4万多亩土地中已塌陷2.5万亩,两个半自然村的人口已全部迁至城镇。今年3月底,他告诉记者:“一年来又塌陷了6000亩。”
水干了、地陷了、树死了、人走了……上湾村白家岩自然村社长白光耀带记者去他们过去生活的村庄参观:搬迁空了的村庄撂下了一处又一处倒塌的房屋;废弃的耕地裂开了一道又一道长长的“伤口”;村子附近一座上世纪70年代挖的水库已因采空塌陷而干涸。白光耀说:“塌陷的地方整体下降了两米多,最深的三米多。塌陷后地里就没有一滴水了,沟里的树也死光了。”
记者在神木县店塔镇、中鸡镇一些搬迁的村庄,看到的景象和白家岩相似,仿佛遭受过一场强烈地震。
据乌兰木伦镇负责土地管理的一名干部介绍,全镇108个自然村中有49个因为塌陷、污染等问题需要搬迁。旗里规划了两个移民安置点,现在已经有1600多户农牧民搬迁进城。当地农民十分无奈地说:我们是被城镇化的。
郭快乐十分忧虑地说,迁出来的村民们虽然住进了政府提供的补贴性住房,但他们有点时间就去找政府、找煤炭企业“谈判”,要求就业,要求多补偿。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