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帷幕以来,曹妃甸用7年时间捧出了一份不俗的科学发展“成绩单”。今年是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5周年,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曹妃甸,关注曹妃甸,鼎力支持曹妃甸开发,本报专门开设《聚焦曹妃甸》专栏,推出一组曹妃甸系列报道,今日刊发第一篇《曹妃甸:科学发展的样板》。
有的年份,历史注定要写下浓墨重彩——2003年,伴着通岛路隆隆的机械作业声,曹妃甸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5年,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曹妃甸工业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曹妃甸首次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他说,“曹妃甸是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
2009年,首届曹妃甸论坛举办,唐山的绿色增长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2010年,步入“产业聚集攻坚年”的曹妃甸,以其凌厉的攻势,在国内外再掀产业聚集热潮。
倏忽7年,曹妃甸捧出了一份写满“科学发展”的成绩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密集启动建设,通过填滩造地形成的170多平方公里陆域上,水、电、路、讯等设施日臻完善;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布局,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新版图正悄然形成;一个个先行先试试点陆续启动,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曹妃甸不仅给唐山牞也给全国提供着实践的模本。
初夏的一天,我们踏上曹妃甸工业区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瞩目远眺,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托起了一个绿色的曹妃甸,真是换了人间!凭海临风,强劲的海风吹来,曹妃甸犹如一艘巨轮,义无反顾地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乘风破浪。
风起曹妃甸,吹皱的是科学发展的一池春水,挥写的是绿色增长的奇迹。
七年磨剑
出席2009年首届曹妃甸论坛的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莉,在参观了曹妃甸工业区后感慨道:“没想到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水准这样高。”
所有到过曹妃甸的人有着同样的感慨。2007年至今,全国各地约有两万批20万人次到曹妃甸“取经”,并留下了“收获颇丰”的感言。
七年磨剑,曹妃甸渐成科学发展的“取经地”。科学发展撬动起这片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的一切正在被更多人所熟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