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道地的"美国制造"
主持人:在您看来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与以往相比,这次危机有什么特点?
江涌: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只要搞自由市场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愈发失衡是这场金融危机一个根本原因,这个论点被反复引用,特别是国内"主流"经济学者反复引用。该论点的理论依据就是"两缺口模型":投资-储蓄=进口-出口(即I-S=M-X)。依照该理论,正是由于全球储蓄过剩压低了美国利率,才使得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不断扩大,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众多人士认为,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并不是美国经济或政策导致的结果,而是全球储蓄过剩使然。因此,储蓄过剩的中国应当承担经济调整的主要责任。其实,"两缺口模型"是在一堆假设前提下,才能成立的理论,这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固有的逻辑推理,其合理性早就被人怀疑。以美国为例,是储蓄缺口导致了贸易赤字,还是贸易赤字恶化了储蓄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饶舌话题,永远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我本人写了一篇文章,专门驳斥这种论点,该文章发表在《国有企业管理》2009年第5期的"安全与战略专栏",题目是《脏水为何泼向中国?》。美国及其代理人向中国泼脏水本不是目的,而是混淆是非,然后要中国承担责任,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这才是目的。
美国人喜欢将这场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比较,因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得出结论,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但是,对亚洲人、中国人来说,"大萧条"不仅在时间上(七八十年了),而且空间上(远隔太平洋)离我们太遥远。相反,1997-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发生我们家门口,当代人都有鲜活的记忆,是谓记忆犹新。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相比,此遭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以下特征:
非典型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肇始于泰国,泰国是因为制造业升级缓慢,竞争力削弱,出口放缓,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失衡,泰铢贬值,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这是金融危机一个比较"经典模式",即实体经济出了问题,然后扩散到虚拟经济,引发金融危机。是一般人士一看就明了,或经过相关专业人士略作解读就可明了的危机,我姑且称之为"典型金融危机"。
美国的金融危机则不然,由于涉及的金融衍生产品是由数学家与金融工程师联手研制开发,不只是一般经济专业人士,而且连诸多高端的金融人士,都不甚清楚相关金融产品的结构与功能。因此,当次贷危机与2007年2月爆发的时候,诸多著名经济学家、高级经济官员都跌破眼镜,他们不断预言金融危机行走势,结果被一次次否定。危机不断恶化,不断向其他领域延烧。因此,这是一个"金融沙斯",一个"非典型的金融危机"。
危机的影响巨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在世界资本主义的边缘地带,能量有限,影响有限。尽管对相关东南亚国家来说,是伤筋动骨,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主流(发达国家经济)是好的、健康的,因此对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而言,只是皮外伤、肌肉伤。用"凯恩斯主义膏药",经过3-5年的"活血化淤",一度身陷困境的东南亚国家相继脱离危机,恢复了经济活力。
但是,此遭世纪金融大危机,爆发于资本主义核心地带,更是华尔街这一资本主义的心脏,危机积累的能量巨大,冲击波巨大,资本主义世界很少有幸免者。透过这场危机的应对手法不难看出,"凯恩斯主义膏药"也无济于事,而昔日被美国鄙视的、被贴上"社会主义"标签的"国有化"手段,都派上了用场。目前,在金融领域,信贷危机有所缓和,流动性增加,股市在震荡中走高,但是金融衍生产品危机的引信尚未拆除,美元危机、债务危机正在酝酿,实体经济在不断恶化,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对于经济已经见底的说法,可能过于乐观。
危机是道地的"美国制造"。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是相关东南亚国家金融与经济政策不当的结果,如快速的金融自由化,监管机制严重滞后,等等。但是,东南亚危机酝酿与爆发有重要外因:一是发达国家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使得资金大批涌向东南亚,而后又不断提高利率,导致流动性紧缩,造成资金急速流出东南亚。二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对冲基金、金融大鳄,如同伫立于山冈上的狼俯视、搜寻受伤、羸弱的羊,伺机对泰国等存在金融脆弱性的经济体发动金融袭击,则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则不然,这是美国人一手造成的,是华尔街贪婪造成的,是标准的"美国制造"。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咒骂"充斥于世界其余地方的储蓄"推动了对美国借贷的高涨,前美国总统布殊的智囊、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甚至直接指出,金融危机祸起中国。这些都是典型"乌贼战术",抑或"栽赃术",无济于事,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危机延烧其他新特征。东南亚金融危机是逐步"深化"、"恶化"的,由货币危机,到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到社会危机--社会动荡,到政治危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都出现了政权更迭,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由民族英雄、国家领袖变成了"阶下囚",甚至还出现国家危机,如印度尼西亚出现国家分裂,东帝汶建国,亚齐等省至今还在争取独立。
美国金融危机有它鲜明的特征:一是危机在地域上依照资本主义体系的同心圆(美国→欧日等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方式不断由内向外扩散,凡是与美国经济紧密的国家,"近水楼台",最先感染,"盎格鲁--亚美利加体系"内的国家,如英国、冰岛、爱尔兰等首当其冲;其次欧洲大陆与日本,再到新兴市场,到一般发展中国家;二是在金融领域里不断深化:个人住房按揭(次贷→ALT-A →优贷)→商用住房按揭→对冲基金→保险→其它各类金融信贷;三是延烧到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经济。透视这场危机,层次性、秩序性非常明显。
美国霸权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主持人:您认为这场危机是否挫败了美国的硬实力或者是软实力?
江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个问题现在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我个人认为美国的硬软实力都遭遇了重创。
美国的硬软实力我把它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军事。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强大的海军,形成压倒性的军事威慑能力。长期以来,美国不断扩张国防预算。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紧随其后的三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但年度国防预算比紧随其后的十四个国家的年度国防预算总和还要多,目前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
第二是科技。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持科技领先优势。美国强大的军事先进的科技,依托是强大的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受到危机的严重削弱,财政支出捉襟见肘,军事与科研开支必然受到影响。同样由于财政支出捉襟见肘,美国对外援助大幅度削减,进而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第三是金融。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态势下,美国经济越来越依赖金融服务业,是个道地的金融资本主义。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金融机构、最完善的金融体系与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纽约集中了世界投资资金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由此构筑起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国都依赖华尔街进行融资与投资。金融危机直接打击美国的金融业,五大投行消失,商业银行遭遇重创,评级机构声誉严重受损,对冲基金大幅瘦身,美联储等监管机构饱受指责,等等,华尔街威风与神话不在。
第四是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经济利益日益成为霸权国家及其同盟努力攫取与维护的最主要利益。因此,美国将他主导的国际秩序,转化为决定国际商品与服务的"贸易条件"的经济规则,美国从这些经济规则中直接"兑换"经济利益,远比在市场中进行企业与个人、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所获得的利益,来得更多更大,同时也更容易与更隐蔽。当然,"规则"的运用不是独立的,总是依附于特定的科技商品与金融服务,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秩序"与"制度安排"。这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美国霸权的软实力,不仅基于硬实力而形成的对国际秩序的主导能力,制定、解释与修改国际规则的能力,还表现在多个方面:美国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影响能力等等,这些软实力反过来影响与强化美国的硬实力,硬软实力相互补充、相互影响。"911事件"与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使美国"民主"大旗滑落。此遭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美国政府不顾一切的金融救助,使美国"自由"大旗滑落。
"美国制造"的神话业已破灭。美国舆论一度将"中国制造"有意刻画为低值、廉价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美国制造"则是金字招牌,是"高精尖"的代名词,是"梦幻"的再现。金融危机显示,美国不仅能制造世界顶级的"大规模核子杀伤武器",也能制造"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再联系国际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危机,不难结论,美国是道地的国际金融动荡的制造者,"美国制造"的神话已经破灭。金融危机不仅重挫了美国的硬实力,也大大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美国霸权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