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袁伟华、刘彬、寇国莹)“我有一个感受,稳增长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促转型是长远大计,时不我待。”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古江昨日在河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格外关注。张古江代表认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的冲击。
报告回顾
昨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0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10年将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保八”已非彼“保八”,在保证同样的经济发展增速同时,发展质量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古江代表在发言中说,结构单一,形式粗放,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既要保持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对2010年经济工作能够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
报告回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乐观中仍带谨慎,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有刺激政策归结为一个目标,即实现全年增长8%的速度,而最终8.7%的实际增速显示中国经济已经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国内经济学者和分析师预计,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望超过9%,甚至10%。
而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定下的8%的增速目标,事实上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这种谨慎,显示的正是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更高要求。和2009年为应对冲击“猛药”治标相比,今年的“保八”已经更注意解决经济肌理中深层次的问题,试图起到“治本”的效果。
代表们在发言中也提到,具体到河北来说,产业结构不平衡,倚重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的现状面临着调整的巨大压力。
在2009年的河北经济发展过程中,“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成为主线。而在调结构方面,河北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新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唐山高速动车组、华北石化炼油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方面,全省淘汰落后炼钢400万吨、炼铁900万吨、水泥1700万吨、平板玻璃710万重量箱。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均削减5.5%。而在2010年主要工作中,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成为首要任务。
■专家访谈
产业重组纵向兼并才能更强
出镜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刘迎秋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冀中能源集团重组华药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整合邯钢和承钢最终实现,做大做强产业一直是政策主线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在和讯网与本报联合访谈中特意以河北钢铁产业为例谈到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刘迎秋表示,河北中大型钢铁企业,包括民营钢铁企业发展比较快,如果其他条件具备的话,利用整合重组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个坏事。
刘迎秋表示,不管是产业振兴,还是以后产业重组过程中,产业兼并重组要以市场的要求为基础,兼并重组的目标在于做强,而不在于做大。他特别提到,强是大的基础,所以重组合理的逻辑是纵向兼并,不是横向联合。“原来每个企业生产150万吨,现在十个企业1500万吨,是加法。我们说纵向兼并是乘法,我生产矿石,他生产焦炭,他生产炼铁、他生产特殊钢,他生产更高级的……纵向兼并,纵向联合,这时候产生的结果是相乘关系。”刘迎秋强调,“我是强烈主张企业走大的,路径是纵向兼并,技术升级,以强促大。”
最新的消息是,河北钢铁集团近日正在与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接触,并有望实现对其的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后者的特钢产品,正是河北钢铁产品结构中相对缺乏的部分。显见,在新一轮的整合重组过程中,河北正在向纵向延伸。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