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不是紧缩?”是的,央行近期的调控动作给市场“一次紧似一次”的预期。加上美国央行提高贴现率,被认为中美央行的动作异曲同工,皆是加息的前奏,是宽松政策退出前的“打招呼”。果真如此吗?
记得在2006年经济过热时本报曾发文《猜猜央行的下一手》,现在市场又陷入对央行“下一手”的脑筋急转弯。确实,对目前的资本市场来说,“紧缩”猛于虎,市场对央行的下一手已经变得风声鹤唳,深度狐疑。
基于对未来的关切,市场人士往往会放大经济政策,这无可厚非。但若不能正确看待政策的意图,就无法得到合理预期。市场目前五里一徘徊,也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政策解读的分歧。市场对政策解读产生分歧,不能怪市场。因为让投资者有一个清晰合理的预期,是现代货币当局的职责。而目前央行没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政策操盘者对形势的发展也是边走边看。虽然如此,当下应当尽量理清几个认识,让紧缩的归紧缩,正常的归正常。
所谓正常的归正常,是说有些操作属于央行的日常工作。不否认准备金率上调回收了流动性,但应当看到这里有央行“日常性工作”的因素,比如对冲流动性。虽然周小川曾强调央行的视野应当放宽,制定货币政策要兼顾多个重要经济参数变量,注重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全面协调。但是中国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仍是通货膨胀的防治和保持币值稳定,并通过对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的调控来实现政策目标。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是17%左右,那就要用合适的工具,比如公开市场操作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货币供应以接近17%目标。近期为保证春节期间流动性充足,据说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4周净投放资金总量近7000亿元。同时,自2月20日至3月末,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将超过8千亿元,是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较为集中的一段时期。这样一来,实现2、3月净回笼需要回收的流动性将在1.6万亿元左右。如此大的回笼压力下,即使央行不考虑紧缩,也要考虑对冲。这应该是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对冲不等于紧缩。两次准备金率上调,特别是第二次,对冲成分很大。在目前市场流动性仍算充裕的前提下,当有大量的流动性增量要进入市场时,央行回收流动性并没有减少存量。
其次,管理流动性不等于管理通胀,提高准备金率之后也不必然跟随加息。可以确认的是,一个月两次调整准备金率表明,由于境内外因素的促成,流动性管理已经进入货币政策的特别关照行列。但这并不能得出通胀来临的判断,进而不能得出加息的预期。因为流动性的增加并不能必然带来传统意义上的通胀。在目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膨胀。而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管理,在我国目前显然并非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而是通过政府另外采取一系列相关政策治理。因此,目前中国央行对通胀的管理依据并不主要来自流动性的多寡,而是关注CPI。
因此,对央行的政策解读仍然是央行的那句话: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当然,回归常态就意味着增量资金不再出现天量,就像一位专家所言,资本市场盯住的是资金增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政策会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带来利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