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迅雷:重工业化再度加速的背后
来源: 新财富 更新时间:2010/2/21 15:52:00   
>> 相关新闻链接
·陈玮:消费连锁 美丽故事后的风险 ·苏小和:这个国家的经济找不到理由
·谢国忠:宏观政策宽松 调控楼市不能松 ·郑风田:不能再让美国债券继续绑架中国
·吴东华:全球错读美联储调高贴现率 ·部分城市春节楼市低迷 调控政策或陆续出台
·两会前瞻:出口对GDP贡献率下降 中国着力转型 ·中国拟禁止境外企业与个人在境内直销进口饲料
·股指期货合约和交易规则获批 制度准备完毕 ·经济随笔:欧元区面临财政体制抉择

  重工业化难以跨越的第三大原因是体制或制度。中国在过去30年虽然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我们计划经济的框架依然存在。比如,我们自上而下的经济发展衡量和考核指标始终是经济增长率,从过去的工农业总产值到现在的GDP,都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首要指标,而发展重工业和投资基础设施,是提高GDP最快捷有效的途径。这就是为何中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弊端是居民收入的增长低于GDP增长,并造成贫富差距拉大;而好处也是有的,如有利于拉动今后的内需,正如中国过去不实行计划生育在导致贫困的同时,又使中国具有了丰富的劳动力优势。

  中国的重工业化还将持续多长时间

  中国2009年的工业增加值估计超过2万亿美元,与美国相差不远,2010年则肯定超过美国,真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像中国这样通过仿制和简单加工而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历史上还绝无仅有。中国工业化或重工业化的过程,与美国、德国和日本当年的模式有很大区别。一是几乎没有科技发明或技术管理创新,一般加工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非常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缓慢,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非常低。所谓的一批“高新企业”,也只是在高新领域从事低加工生产的普通制造类企业。而美国有打印机、电话、电灯的发明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福特汽车的生产流水线等;日本则在产品创新、节能和管理等方面领先于全球。二是在中国沿海地区,跨国公司在推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三是在东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国有企业存量也在发挥相应的作用。

  那么,中国的重工业化到底将持续多长时间呢?我们不妨从三次产业占比的国别比较来寻找答案。从美国、德国和日本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的时间看,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初,对应的最高占比分别为39%、53%和46%,这标志着工业化的粗放发展阶段基本结束,进入一个产业升级时代,而其制造业的竞争力还在提升中。但美国、德国和日本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和主体的后工业化,大约是进入80年代之后。而中国第二产业的比重在过去30年中既没有明显上升,也没有明显下滑,最高在48%,最低也没有低过40%,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原因,即从1979年的21%上升到目前的42%,足足翻了一番。而日本第三产业占比从40%提高到60%,足足用了45年时间。

  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制造业占比的徘徊或下降,看成是中国重工业化进程结束的标志。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服务业的占比起点过低,只有21%,而美国在20世纪初就达到60%,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就达到40%,故今后中国服务业占比会随着重工业化的推进而不断上升,而制造业则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其占比未必上升;第二,中国的服务业比重过低还有统计上遗漏的因素,因为不少服务业没有纳入到统计中去,随着统计制度和方法的不断完善,遗漏统计部分会逐步减少,服务业的占比还将提高,从而造成制造业占比下降的假象;第三,中国的城市化率同样较低,未来还将呈现较快的上升速度,这又为重工业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大量需求。

  根据这些分析,并综合对所有发达国家重工业化完成后的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产业占比和城市化率等指标,结合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特点,笔者认为,要预判中国重工业化完成的时间,或许可以参照三个指标,或同时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制造业占比出现向下拐点后10年;第二,服务业占比超过50%;第三,城市化率超过60%,且上升的斜率发生变化,走势趋缓。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占比还没有出现向下的拐点,即便出现,我们还得辨别是否有如前所述的统计修正因素。而服务业占比要从目前的41%上升到50%以上,也许时间不会太长,但单靠服务业的提升还是难以助推重工业化的完成进程。以美国为例,上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60年代后便进入了被称之为“改善生活质量”的时代,但直到80年代才结束重工业化进程,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目前还没有全面到达“改善生活质量”的时代,大部分人虽然衣食无忧,但“住行”仍难,都想低成本来满足住行需求。这就是为何中国的企业大多乐于仿造而不愿去“创造”,仿造的成本大大低于“创造”,但收益却不低于“创造”。

  最后,从城市化率的条件看,按照过去30年中国城市化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来推算,若要达到60%的城市化率,大概还需要15年时间。因此,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至少还要持续15年时间,或许还会更长。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要快于现代化进程,而中国社会结构的合理化要大大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中国工业化进程之所以如此之快,2009年之前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是为了满足外需,而2009年之后,则更多地为了满足内需。这就意味着,在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之后,中国的重工业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化及满足中低收入者的需要,即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后,有望成为“世界市场”。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