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企业“大得不能倒闭”是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为了避免这样的大型企业倒闭,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都将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这样的企业少一些,中国经济或许就会更好一些。
企业“大得不能倒闭”,其实是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尽管如此,在美国、中国等国经济中仍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大型企业倒闭,整个金融或经济体系都将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
其实,这样的认识,只有当危机来临时才会触动我们。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再次认识到:有些金融机构真的“大得不能倒闭”。一旦倒闭了,将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的危机。
为了避免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美国的整个金融、经济体系不得不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例如,美国财政部用政府的钱给其他大型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美联储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无限量地注入流动性,甚至直接向财政部融资。尽管这种行为偏离了“强势美元政策”,并且已经伤害到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美国政府已经一时顾不上长远利益了。
另一个代价则是异化了大型金融机构行为。对投资者来说,公司未来的盈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成为公司股东就如同参与一场博弈。对风险偏好为中性的投资者来说,“零和”的博弈是不值得参与的。但是,当政府的救助义务成为“天经地义”时,公司盈利归己、亏损由政府兜底,原本“零和”的博弈也就变得值得参与了。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赋予一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大得不能倒闭”的地位,一定会让它更加冒险地经营。
有的异化行为甚至严重到了让美国政府不能容忍的程度。以美国“大得不能倒闭”的一些金融机构滥发奖金例子来说,获得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大幅提升高管和员工的奖金,这与当前美国社会失业率上升到两位数的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政府尚未干预,但这一奇怪现象已经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反思。
除了金融公司外,“大得不能倒闭”的企业在美国并不多见。自新世纪以来,美国政府放任了安然、安达信等公司的倒闭。但与美国相比,“大得不能倒闭”的中国企业却不断涌现。同样,中国经济也将不得不为“大得不能倒闭”的企业付出不菲的代价。
首先,中国的国有银行尽管效率并不高,但“大得不能倒闭”。与美国政府在危机期间的选择一样,为了避免大银行的倒闭,中国也顾不得长远利益了。为此,政府不得不“暂时”放下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强化国有银行的市场垄断地位、放慢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以及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等。
既然“大得不能倒闭”,国有银行也就缺乏改革的动力。在加入WTO组织之初,有关银行业开放条款曾短暂促进过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除此之外,改革缓慢“倒逼”银行业不能开放太快。在2008年底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之后,政府、企业和银行三位一体的扩张冲动再次释放出来,国有银行的行为又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与之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也不得不重新拿起来,如恢复了信贷规模控制等。
其次,在过去几年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和股票市场获得了大量资金,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银行、金融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已经“大得不能倒闭”。一旦有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银行提供的房屋开发贷款将变成不良贷款,股价和房价也有可能快速下跌,快速下跌的房价可能导致持有抵押贷款的买房人策略性违约。这些连锁反应都将可能引发一场中国版“次债危机”。
既然已经“大得不能倒闭”,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就获得了“倒逼”经济政策的实力。也就是说,即使政府已经出台了抑制房价的政策,或政府已经开始回收被囤积的土地,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在招投标中敢于推高地价。通过这种高风险的经营行为,“大得不能倒闭”的房地产开发商就将其他开发商挤出了这个市场。
再次,三聚氰胺事件及其以后的处理结果显示,中国众多的乳业企业也获得了“大得不能倒闭”的地位。出于保护当地奶业和奶农、以及当地GDP和税收的原因,对乳业的保护导致了乳品质量的“软约束”,导致含三聚氰胺产品又“卷土重来”。
当然,“大得不能倒闭”的行业和企业还可以继续历数下去。名单最终有多长,尚且不知。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个名单短一些,中国经济会更好一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