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CPI=通胀”其实是错误的。我们从通货膨胀这个词的词义本身就可以看到,所谓通货,就是货币的意思,通货的膨胀,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货币供应增加了,俗称“钱毛了”。而商品价格的上涨,包括日常消费价格、房价、股价、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资产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越来越多的货币竞相购买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结果。
通货膨胀(原初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只有一个根源:钱印多了。很多脑子糊涂的专家说通胀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粮食价格引起的、工人工资上涨引起的、猪肉价格引起的,这都是胡说。通胀只能是由钱发行多了引起。
在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信用货币时代,通胀是司空见惯的。由于发行货币的成本几乎为零,印钞票的成本只是一些油墨和印钞厂工人工资而已,发行货币的机构就有足够的诱惑来多印货币。很多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就理直气壮地用“拯救经济”的名义来大量放出货币。在银行间交易多以电子化记帐的形式体现的情况下,甚至连印钞这个环节都可以省略。在当前,货币的扩张更多地体现在信贷规模的扩张上。
而货币从中央银行注入到商业银行再注入到经济体的各个环节,其流向并不是均匀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经打过比方说“货币似蜜”,就像滴下蜜一样,从中心慢慢向周围扩散,一开始一定是注入蜂蜜的地方蜜糖厚一些,离注入点越远,蜂蜜越薄,要一段时间之后,蜂蜜的平面才会持平。货币注入经济体,也是一样,在政府主导这个货币注入过程的情况下,一定是与政府和银行最接近的部门和行业先得到货币。这些钱通过市场的交换再一步步传导到经济体的各个环节。先得到货币注入的部门和企业,比如国企,其他行业价格在增发的货币没有流到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处于通胀前的低位,先得到钱的就会抢占先机,先抢低价的商品。这些货币通常最先流入房地产、原材料、石油、煤炭、电力等上游行业,把这些领域的产品价格抬高,然后,价格才会逐渐传到下游的消费品行业。
所以,我们看到,2009年,尽管房地产等价格飙升,但消费品价格没有上涨,甚至下降。这时候,并不是如一些专家所说的没有通胀。而是通货膨胀所多出来的货币还未流到生产环节的末端,还没有变成我们普通人的工资,还没有变成民营小老板们的利润,还未影响到消费品的价格。通常到消费品价格都普涨的时候,增发的货币就已经完成了它的旅程,此时专家和官员才跳出来叫嚷:“通胀来了”就已经晚得不能再晚了,此时再出台政策控制通胀,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当然,统计局刚刚出台的数字本身也很让人疑惑,实际上我们老百姓体会到的消费品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了,统计局却还在说CPI微降,此时引起舆论的批评是很自然的事情。
总结一句话,看通胀不能看CPI。拿我们熟知的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打个比方,当CPI在负数或者很低的正数的时候,可能“病在肌肤”,或者“疾入腠理”,或者“病入骨髓”,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但当我们看到连CPI都高涨的时候,那一定是“病入膏肓”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