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黄亚生(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王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采访者:林涵(媒体人)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大举推出复兴经济计划。这一系列计划无疑延续了长期以来的政府主导模式,在此背景下,国有经济大举进占民间经济领域,这很可能强化了原有经济模式的结构性矛盾。2009 年底,中央经济会议重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应如何判断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利弊,如何重新定位新阶段的刺激经济政策的坐标呢?笔者于2009年7 月至12月,在珠三角五个城市进行了系列经济调研,并与指导调研的MIT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珺教授进行了对话。现经两位教授同意,将采访记录刊登如下。
一、国进民退,缘起“四万亿”引发的流动性过剩
林涵:最近一段时间,各个领域都似乎出现了新一轮国进民退热潮。例如,在钢铁业方面,连年亏损的山钢收购盈利的日照钢铁,在房地产业,中央企业大规模囤地,在山西,私营煤矿被限时限价重新国有化。在舆论中形成了一种印象,就是又有新一轮的国进民退的热潮。能否解读一下,这一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黄亚生:香港有两个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他们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把国有企业的利息调高到私营企业的水平,在这个简单的变动后,国有企业大部分的盈利都消失了。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这说明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来自政策性的贷款补贴,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这就成为不得了的大优势,因为大家缺钱的时候,流动性强的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出现“地王”,出现兼并,这是国有企业本来就有的政策优势,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现金为王,这种优势不断加大。在危机中都是这样的,你有现金,有流动性就是国王,所以现在的扩张,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而且1998年到2008年的游戏规则被打破了,当时国有企业要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这个规则本来已经建立起来了,但现在国有企业要加入竞争性行业,这是金融危机给他们巨大的扩充业务的机会。
王珺:过去在国有企业进行绩效改革时,我将国有企业称为“边际企业”,因为一调整最先亏损的是它,最后复苏的也是它,但是在2007、2008年的经济调整中,最先受影响的是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多在竞争性行业,可能有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受到银行影响比较大。特别像汇率的提高,对沿海地区多从事出口的民营企业就影响大,2008年,汇率升值17%,原材料上涨,利率调整,政府的限制,民营企业都是先受到调整的。反过来,2008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家推出“四万亿”复苏经济,令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得到大量资源。这一次金融危机,中国为什么在全球率先复苏,基本形成共识的是,一是中国地方政府追求 GDP的机制,地方政府追求增长,而且有资源,这样强大的增长动机,全球任何国家都没有;第二,那就是中国有占比重相当大的国有企业,在关键时候,哪怕亏损也好也必须发挥作用,那就是要出钱保证就业和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是政府任命的,肯定要听政府指令。但这并不一定产生对资金的需求,拿了钱以后自己未必要用,有相当一部分就通过汇票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或投资领域。在中国,企业绩效不好,产业绩效不好,凭什么股票从1200点到3000多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过剩。
林涵:国家将资源投入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却将资金投入股市,这是否说明国有企业并没有将资源用在点子上?
王珺:去年4月后政府发现,经济复苏政策忽略了一个问题,政府给钱,让企业发展,都是供给方面的,而需求到底是否支持被忽略了。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就推出了 10大产业振兴计划。现在一方面有钱,流动性过剩,一方面我产生需求,令国有企业将资金用于本身的生产建设,实际上的作用在这里。但仍然有人认为,十大产业发展,都是供给方的,需求到底是否支持,有多大需求能力,怎么创造需求,仍然成问题。
林涵:目前,有人将“四万亿”理解为经济危机这一特殊时期的刺激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和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的刺激经济政策是否有可比性?
黄亚生:我们的做法和凯恩斯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罗斯福新政完全不一样,凯恩斯完全没有否认私营企业的重要性,只是为了把失灵的市场调整到正常水平。而我们的做法,国有企业是在代替私营企业。凯恩斯主义主张在宏观层面调整,但我们做的是微观层面,国有企业运用资本优势去并购私营企业,这是微观的措施,不是宏观的措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