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经济增长80%靠投资,这当然是不能持续的,一旦投资热潮过去,业务能力,对效率的追求,这些私营企业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国有企业是不会具备这样的优势的。因此,国进民退肯定是会出现反弹的。最受影响的是就业,因为目前的国有企业扩张,虽然投资暂时会拉动就业,但例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吸纳就业的方式是否可以持续呢?罗斯福当年就明确认识到这种“挖沟填沟”式措施的临时性。
林涵:正如您在FT中文网发表的文章《中国需要左派》中提到的,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善收入分配以刺激消费需求。我想知道,国进民退对收入分配领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黄亚生:国进民退这个过程将恶化收入分配,因为投资项目带动的行业都是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铝厂、水泥、建筑材料,所需要的工人是少量的,如果广大民工的收入没有增加,肯定会恶化收入分配。
首先受冲击的是就业。私营企业获得这么少的资源,但创造大部分就业机会,虽然国有企业暂时可以通过大规模“铁公基”项目拉动就业,但中国的基建已经做了十几、二十几年了,就是今后完成了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那工人怎么办?国有企业对内需的作用,都是在投资方面,在这方面比私营企业还要大,但在消费方面是很弱的。
而且消费必须靠最终消费,所以中国现在这样做,唯一只能希望美国重新启动消费,但美国失业率超过10%,私人储蓄已经从负到零现在已经到正了。
最近美国又向中国施压,而中国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内部需求不足。实际上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在补贴美国的消费。在美国政治年,以及欧洲共同体内部问题的作用下,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加强,中国的外贸会遇到很多问题,国外最终消费不可能恢复。
二、新国进民退的危害:加剧产能危机,损害交易信用
林涵:这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粮收购蒙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喝彩的声音,觉得蒙牛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是个没有道德的企业,中粮作为国企收购蒙牛,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另外还有山西的黑煤窑,频繁发生矿难被国有企业收购,有些舆论认为这是对私产的侵犯,但另一些舆论认为这是有合理性的。
黄亚生:某种程度上,这是经济的变化变成意识形态的变化,这是中国在为过去20多年的发展付出代价。过去私有企业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必须采取一些变通的手段,腐败、变通、交税方面做手脚,他们养成习惯。而且我也听到某一些企业家讲,在金融危机后,国有企业显得更有道德,有供应商反应,国有企业是说话算数的。某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都是大企业,大企业总是比较规范守信,因为做这些“小文章”省不了几个钱。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有很好的商业形象。
林涵:现在一些国有企业是采取政府定价,向私营企业收购的方式,例如山西的煤炭,还有有色金属等,这一轮所谓国进民退,会不会有资本性手段的新特征?
王珺:我觉得政府定价,如果是在协商的基础上,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如果是强制收购,总是一种剥夺,这和西方理论里产权不清晰,政府没收财产是一样的,至于强制过程中,打什么样的牌子,都导致私人利益受损失。
一个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均衡,政府或者国有经济是一个利益团体,私人企业也是利益团体。利益团体之间之所以能交易,是因为两者之间能形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即均衡价格。如果政府定价是强制的,老百姓受到的不仅仅是直接的利益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交易信心的打击和破坏。这样就鼓励民间资本更多的短期行为。至于采用资本性手段的问题,正如之前提到的,因为国有经济在“四万亿”中拿到的资金比民营企业多,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展开并购,都是国有企业的强项。
三、国进民退的深层机理:改革不彻底、代理人控制
林涵:现在“国进民退”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词,那么,之前是否存在“民进国退”?在“抓大放小”时期,国有企业似乎是从国家的责任领域和公共技术平台领域撤退,甩掉包袱和责任,去进占资源和垄断权力的领域。应如何评价“抓大放小”?
王珺:从中国的特殊的背景看,我假定社会有100个行业,在1997年以前国有企业是全部都占了,覆盖全社会的,到十五大以后,提出收缩战线,把资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所谓收缩战线,是官不与民争利,撤出竞争性行业。所以要从其中比如说从70个行业退出来,但剩下那30个行业,国家还看不准,因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部门,例如造币、国防,以及资源等战略部门,当时十五大界定暂时不放。但当时的逻辑非常清楚,根据国际经验,倘若走下去发现通过国家购买民营经济的产品,提供给全社会效果更好的话,还是要放的,但到了后来就没有推进,这个事情就留了个尾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