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媒体人)
调控房价的“国11条”出台之后,据说已经令一些投资客忍痛割肉,楼市成交量也开始萎缩,这在房价高得离谱的深圳表现得很明显——投资客拼命卖房,开发商不敢提价。而在广州,则似乎表现得更极端——焦点网统计阳光家缘数据显示:1月7日~10日,阳光家缘网上的签约量竟然为零。如果不是系统故障,这基本意味着广州这四天的新房是“零成交”。
其实,早在元旦三天假期,广州每天卖掉的房子就已少得可怜。再把眼光放到全国,中原地产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份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这五个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已全线溃退。“国11条”出来之后,本已有些寒意的楼市更是被泼一盆凉水,广州四天内新房“零成交”,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现状,大家都把它称为“观望情绪浓厚”,在投资客眼里,是“感觉中央出手越来越重了”。众多信息汇总之下,一个“调控不再沦为空调”的前景好像越来越清晰。但终于还是有地方政府先扛不住了,比如说杭州,在“国11条”出台前,就已发布了本地的买房补贴政策——买第一套普通房,可享受1.3%的购房补贴。这一明显与中央调控意图相悖的地方政策,被媒体解读为“地方政府用托市抵消中央调控”,落得骂声一片。相比之下,广州的相关部门倒还算清醒——虽然楼市进入观望期,但市房管局仍然坚持展开专项检查,打击开发商囤房行为,剑锋直指捂盘惜售和不明码标价。
中央调控楼市已不是一次两次,但在土地财政的刺激下,每次调控都无一例外地变为空调,尤其明显的是,2008年的调控之后,带来去年的房价报复性上涨。现在新一轮调控又已开始,如何吸取前几次空调教训,是很需要管理智慧的事。我的意见是,政府不妨让已经开始的观望期延长一点,看看到底谁先扛不住。
如果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广州新房四天零成交”,可以把它解读为开发商联手导演的一场戏——大家都捂着房子不卖,制造一种“一调控就冰冻,禁不起折腾”的假象。这场戏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告诉政府“房子卖不掉,后果很严重”。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就说明开发商很怕调控,它们并不是传说中的“猪坚强”。
如果“零成交”真是市场的现实反映,那么它同样说明:开发商和买房人都对预期不明,都在硬扛。这个时候,政府的态度就能决定天平的走向。政府现在能做的,就是规范市场,做好监管,并按计划供应保障房。除此之外,就是同样做个围观者,千万不要给开发商以“托市”的心理暗示。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观望期足够长,最先扛不住的,必然是资金压力沉重的开发商。当然,如果政府放不下土地财政,自己先扛不住,那就没办法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