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罗秀路上的一幢四层楼中,一间间玻璃房里坐着一排排头戴耳机的接线员,他们接听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手中的鼠标还在熟练着点击着面前的电脑画面。
显然,这一间间屋子,都是一个个呼叫中心,不过,屋子里面的logo和播放的广告各不相同,这间屋子贴着百思买的logo,那间屋子播放着雅诗兰黛的广告片。
如果再告诉你,这幢四层楼是属于一个叫贝塔斯曼的公司,也许你就更惊讶了吧——贝塔斯曼不是退出中国了吗?
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
退出与重组
中国人了解贝塔斯曼,并不是因为它是一家全球500强企业,而是它让中国人第一次从信箱里找到了自己的图书商品目录,贝塔斯曼将独立于传统的新华书店的另类图书直销模式带到了中国。
13年来,贝塔斯曼创建了中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拥有150万会员。但其全球书友会的成功在中国并没能延续下去。
去年6月,贝塔斯曼关闭了分布在全国的38家21世纪连锁书店,旗下负责书友会业务的直接集团也解散,全部高管离开中国。那个时候,关于贝塔斯曼“败走中国”的说法,曾引起轩然大波。
直到现在,每次听人提及“败退”甚至“撤离”这些字眼,还是会让现在负责贝塔斯曼中国区业务的董事总经理龙宇感到一丝无奈。
龙宇并不否认书友会在中国的失败。“书友会的业务盈利模式没有与时俱进,没能尽早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是失败的导火索。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贝塔斯曼在中国没有出版权,拿到的书都是二手书,这就无法控制进货成本,也就造成了先天不足。”
不过,更让龙宇烦恼的是,直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只知道贝塔斯曼有个书友会,却不知道它是一家有170多年历史,在全球拥有电视、杂志、出版、服务、媒体俱乐部等多元化业务的全球第三大、欧洲第一大传媒集团。
尽管其他业务在中国也已经有所发展,但由于冠以集团品牌的书友会业务被媒体与大众充分关注,很少有人把书友会之外的业务与贝塔斯曼的品牌联系起来。
“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贝塔斯曼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业务调整和重组,如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的战略和业务都已经基本确定,其中,‘金砖四国’中的中、印、俄,将是我们未来重点拓展的地域。”龙宇说。
服务外包
原本属于贝塔斯曼书友会的员工和仓库,已经基本为贝塔斯曼的另一个业务板块欧唯特所用。
作为贝塔斯曼的第二大业务机构,欧唯特主要从事个性化外包服务,其业务与书友会(直接集团)、电视广播(RTL集团)、图书出版(兰登书屋)、杂志出版(古纳雅尔)等并列为贝塔斯曼的几大核心业务。
为了在中国发展书友会,贝塔斯曼曾前后投入了4000万美元,建立了150人的呼叫中心,以及储存800万用户信息的CRM系统和自主开拓的物流配送体系。这个体系,也成为欧唯特运营的基础。呼叫中心的坐席增加到了1500席,小红楼旁边也建起了一幢四层的灰楼——这里已经是欧唯特的中国总部。
帮助全球最大的C2C交易平台eBay建立了ebay.cn的门户网站,负责整个eBay.cn的平台运维服务和所有新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维护;为中国著名的运动品牌李宁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欧莱雅等快消企业的网上订单管理……这些都是欧唯特现在的工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