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月7日电(记者 刘晓莉)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庆祝仪式上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自贸区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双边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终结,相反是双方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继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的起点。
易小准说,根据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的90%以上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经从9.8%降到了0.1%,东盟6个老成员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也从12.8%降到了今天的0.6%。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四个新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也将达到同样的水平。
根据双方达成的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双方的服务业也将进一步的开放,投资环境将大大的改善,这些都为双方的企业提供了便利,并且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他说,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个双赢的制度性安排,在充分照顾协议各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消除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实现了双方对经济一体化效益的共享。
据介绍,从2004年率先启动的以农产品降税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到后来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双方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双边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2311亿美元。其中扩大中国从东盟的进口从473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1170亿美元。
他说,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东盟10国和中国互相开放市场,减轻了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带动了双方经济较快走出低谷。从今年情况看,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降幅明显低于东盟对全球的降幅,这对稳定东盟国家的外贸形势也起到积极作用。
他说,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更加强烈。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会有更快的发展,双方应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投资基金以及其他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彼此之间公路、铁路、航空和信息通信的互联互通,以满足双方经贸关系更大发展的需求,在巩固自贸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双边经贸关系。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