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农民的观望中,率先建棚的农户笑弯了嘴:春天的一茬西红柿就收回了全部成本,其他几茬全是赚的啦!北董庄子村农民翟占义第二茬种了芹菜,去年11月初一上市,赶上了好行情,“一亩能纯挣3000多元呢。”尝到了甜头的老翟一下子又建了六个棚。在他的“赚钱效应”下,光这村今秋就增加棚菜320亩。
如今,该镇兴起了棚菜热。初冬时节,寒意渐侵,该镇田间地头却随处可见建暖棚、扣冷棚的红火景象。陪同采访的镇干部高兴地说:“到年底,全镇棚菜可突破2000亩。”
过去,该镇有些农户散养奶牛,规模小,防疫难,还污染环境。为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该镇依托养殖大户,引进沃泰公司、义烁养殖场分别投资500万元,各新建存栏奶牛500头养殖场一座,奶牛养殖由散养迈向了园中饲养的新台阶。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也将为小集镇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郑卫东说。
谱写社会和谐
新画卷
省道唐柏路从小集镇横穿而过,“十里长街”两侧的马路经济红红火火,装饰气派的店面尽显小镇繁华。然而,紧邻唐柏路的镇政府办公楼,却一点也不起眼,甚至显得寒酸。镇上上点岁数的知情人说:“这楼还是1990年盖的,至今依然是老样子。”
早在两年前,小集镇财政收入就跨上了亿元台阶。2007年,该镇名列河北百强乡镇第16名。在丰南,该镇是仅次于丰南镇的第二经济强镇。2009年,全镇已完成财政收入3.73亿元。这对于一个3.5万人口的中等镇来说,完全可称得上是“财大气粗”。但直至今天,镇里的工作人员仍是挤在这座简陋的3层楼里办公。
镇党委书记郑卫东说:“办公条件差点算不了什么。我们镇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集镇,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一直绵延不绝。据介绍,这些年来,教育一直是镇公共财政投入的大头,每年的资金都在四五千万元。
投资700余万元铺设了小集小学塑胶跑道;投资800万元建成了药王庙小学;投资60万元,新购校车3部,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大笔的教育资金投入,不仅换来了教育设施的改善以及教育环境的提升,更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激情和信心,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而带来的则是小集镇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和健康长足发展。
仅2009年以来,这镇就先后迎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雅一行、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一行、唐山市市长陈国鹰一行等各级领导的到来,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活动、独特的素质教育成果,均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去年11月,教育部新闻办召集二十余家国家级新闻媒体的记者,对小集镇的教育工作经验给予推广。
尽管有所耳闻,但当笔者来到小集小学时还是大吃一惊:宽敞气派的教学楼,高标准的舞蹈教室、微机房、图书馆,标准的田径场,绿茵茵的人造草皮,崭新的塑胶跑道,硬件水平已超出大部分城市小学。
离学校不远处,有一个漂亮的小区,粉色的楼房透着温馨。校长孙士尊骄傲地说,那是刚落成不久的百合家园小区,供老师们优先优惠购买,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都愿意来我们农村小学任教。”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小集镇新农村建设中呈现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与教育发展齐头并进的,还有环境卫生、社会福利、城镇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舒心的笑容越来越多地绽放在小集人的脸上。
该镇的洼里村,2007年入选全市最具幸福感村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凤新领着我们察看村容。整洁的农居、干净的水泥路面、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及小广场上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让人犹如置身于城市社区。刘凤新说,这是全镇农村的缩影,“往前10年,谁能想到我们农民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如何,往往最具说服力。该镇成立了慈善工作站,百万基金为他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保护伞”;投资300多万元建起的幸福院,让200多名孤寡老人安享晚年;100户贫困户一入冬,准时会收到政府送来的取暖煤;不幸遭遇车祸的花季少女吴琦得到了全镇上下的爱心捐助,并由政府工作人员陪同辗转赴上海、西安求医……一幅幅和谐的画面在小集镇随处可见。
城镇面貌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栋栋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道路通向四面八方,专门组建的环卫队伍投入运转,投资200余万元的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即将竣工。这一切,让镇上的居民欣喜不已。
……
一幅波澜壮阔的科学发展的画卷,正在小集这片充满灵性的热土上舒展开来。那走过千余年风霜雨雪的两株古银杏,一定会把这新的传奇镌刻在她的年轮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