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家统计局对2008年GDP数据进行修正,关于中国GDP超越日本的猜测再次升温。
专家认为,即使中国GDP短期内赶超日本,也只是总量而非人均上的概念。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存有经济结构、教育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的"软差距",对此值得保持清醒认识。
中日经济总量猜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天前公布的结果,2008年中国GDP修正值为314045亿元人民币,较原来增加了1.34万亿元,经济增速也由原来的9%调整到9.6%。
中国GDP数据上调很快引发有关中国经济总量能否赶超日本的议论。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最近根据相关数据测算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赶超日本将是今明两年内的事情,今年赶超的概率不低。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去年年中举办的"硅产业高峰论坛"上也有过类似的预测。他认为,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GDP超过日本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超过美国仅是时间问题。
同样的悬念成了新年日本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朝日电视台去年12月30日的深夜讨论节目,到NHK电视台1月2日的焦点访谈,各路英雄费尽口舌,就是没能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日本人过年,嘴巴里含着生鱼片也在议论中国经济。"乍一听这话有点夸张,但是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引用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田原总一郎的话说:"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日本人的神经。"
日本自1968年以来便稳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交椅,到2009年底,中国的GDP到底有没有超过日本?答案有两种,一种说已经超过;另一种说,还差一点点。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增田亮算了一笔账。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估计将达到9%左右,而日本的GDP将出现3%~4%的负增长率,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2008年时,中国的GDP总量已经占到日本的93%。如果按照这一个百分比作为计算基准的话,在2009年12月,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
但是,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在接受采访时认为,2009年度的中国GDP最多只能算是接近日本,还没有达到超过的水准。朱炎认为,2009年日元较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则没有多大变动。因此,如果按照美元计算的话,中国GDP还是没有超过日本,最多占到日本的96%左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告诉本报,按照2009年中、日各自的可能增长速度,扣除物价的影响,根据汇率法折算成美元数值,中国2009年GDP规模将接近5万亿美元,日本将超过5万亿美元,中国很可能无法超过日本。
张永军的理由也是2009年日元出现大幅升值(对美元汇率较2008年约升值9%),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速上的差距。他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超过日本。
两国"软差距"仍大
面对学界和舆论界对于"中国GDP超过日本"的争论,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倒是十分坦然。他在去年11月中旬出席新加坡APEC首脑会议,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时表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是当然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从人口的规模来考虑,超过也是应该的。"鸠山首相又表示:"一个国家只要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就是合理的。我对日本的未来没有悲观,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对"中国GDP超过日本"论作出的回应,而且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回应。鸠山首相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将给日本带来一种新的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日本经济要积极融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中华经济圈内,日本经济就会有更强劲的发展。
对于鸠山首相的这一观点,日本野村证券研究员中村拓夫表示,"中国GDP超过日本",其象征的意义远远多于现实的意义。对于日本人来说,终于感觉到了自己的落后;对于中国人来说,终于拥有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荣誉。因此,鸠山首相说得很有道理,超过是必然的,问题是超过了并不会损害日本的利益。
事实上,"中国GDP超过日本",超过的只是总量,而不是平均。"中国要在人均GDP的占有额上赶超日本,还是有相当一段路要走。"中村研究员的话,说得客气又实际。2008年日本的人均GDP是42480美元,中国为326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3倍。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均GDP差距更明显。
而且,城市化、普及教育、医疗、就业、民生等各方面达到的水平,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此外,"中国应该从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吸取一些教训。"张永军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日本经济遭受到资产泡沫破裂的冲击,导致很长一段时间,经济都处在较低的增速水平上。中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也应关注资产价格泡沫的问题。.
经济学家预测今年中国GDP将增长10.5%
“今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10.5%,”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日前向记者表示,今年中国的投资和消费热潮将延续,并带来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经济在内需推动下强劲增长的条件10多年来首次成熟。”孙明春认为,预计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将达10.5%,明年将达9.8%。
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启动了一揽子刺激计划,孙明春认为,“鉴于大多数项目均是要建设多年的基础设施项目,因此需要好几个阶段的银行贷款来完成”。
“事实上,截至去年11月,完成在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就达到了22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中国GDP的73%。我们认为中国不会在今年收紧货币政策,如果在建公共项目缺乏后续资金,不良贷款可能会很快上升;假如银行优先为公共项目提供贷款,那么私人投资可能会被挤出。”孙明春认为。
孙明春同时表示,2010年-2011年不太可能出现重大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已经存在多年,但大多在制造业,主要原因是上次投资热潮中制造业的强劲投资增长。然而,去年的投资热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因此不太可能加剧产能过剩。”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