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嘉琪 (华东理工大学房地产与城市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今年房产市场火山爆发,看似由很黑心很贪婪的种种操作促成,但笔者认为,背后基本只有一个动因:人民币通货膨胀。可以说,正是人民币通货膨胀预期,造就了这拨房产行情。
表现一:投资房产者。笔者在卖楼第一线,眼见N多貌不惊人的市民,见着房子就掏钱购买,考虑的时间几乎就只有30分钟左右吧。我想:买一把青菜,许多妇女还要这里问问,那里捏捏。怎么见了房子就眼睛放光,倾囊而出?赚钱不容易哦。我把道理和购房者说了,购房的人回答我:正是因为赚钱不容易,所以不能让它放在银行里慢慢被贬值掉。我说,那你可以去消费呀?回答:还没学会,还要对付老年生活。
看看,中国人勤俭持家的习惯有多深刻,还要影响整整几代人。当前拉动内需的口号怎么来和勤俭持家的优良习惯做个PK?假如你有100万元,是理财还是花费?还有一个朋友,手中有一套老公房,最近看到市场兴旺,打个电话给我,问该不该抛掉了。我反问他:抛掉房子换回钱,这钱有什么用处吗?比如做生意,比如孩子出国,比如家人大病重病,比如结婚等等。电话那头咽住了,半晌,回答:“没用处”。再问:“钱放到那里?”“银行。”“利息多少?”对方明白了。最后房子没出手,因为藏钱还是藏房子,他自己想明白了。
表现二:捂盘惜售者。江苏某镇首富,也在做开发商。算是我的朋友。前一阵子,急急地把几百套小高层全部卖完。现在还剩下百来套别墅,原来他是很急很急的,都想卖掉。现在,忽然之间,银行里的钱多出来了。他问我:假如再把别墅卖掉,还会有很多钱出来,堆到哪里呢?
我这位开发商朋友认为:要么再买地,要么放银行,但是,放银行肯定不正确。在房产市场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下,买地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卖房风险就更大,因为我和购房者换了个位置,原来他们手里拿着钱,我手里拿着房,卖完了,变成他们手里拿着房,我手里拿着钱。我拿到的钱能不能再换回那些房子呢?肯定换不回,因为房子朝上跑,人民币朝下奔。我早早抛掉这些房子,我傻啊?这个世道,拿钱换房子是聪明人,拿房子换钱是傻子。我暂时不换,等到房产前途明朗,或者等到钱贬值到不会再大贬的时候,我把别墅卖掉。那时候回笼的资金,就是比较真实的价格。
或许还有其他开发商朋友,做出的决定和他相反,把别墅卖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会把钱藏在银行,而是——囤地。因为地是造房子的原料,建筑材料只是辅料。
这年头,房也好,地也好,都是抵御通胀的筹码。开发商捂盘惜售也好,购房者抢房也好,都是出于通胀预期下的保值措施。在所有心智齐全的人看来,地和房比钱保险。为什么10多亿人会有共同的预期?这恰恰是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需要反思和追问的。应该说:有钱买房囤地也是通胀预期惹的祸。只要国家一句话,对人民币做出不通货膨胀和10年内保值的承诺,我想:社会公众何至于拼命抢房,开发商何至于囤地捂盘不生产?
只要政府有对人民币未来保值不通胀的承诺,房产市场立马可以退烧。请问:能有这个承诺吗?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