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宏观经济分析师)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2004年第一次普查结果相比,全国第二、三产业495.9万个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14.3万个,减少3.6万个,降幅为20%;私营企业359.6万个,增加161.4万个,增幅为81.4%。同时,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企业占23%,比2004年下降8.1个百分点;而私营企业占12.3%,比2004年增加3.3%。
据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中国总体上并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如果说有,那也最多只是个案。
不错,如果仅从表面来看,上述数据给人的印象确实是民间资本正高歌猛进,而国有资本却彼长此消。但有一个逻辑关系先要搞清楚:民间资本的“进”到底是因为有关部门大力扶持的结果,还是因为其自身生命力顽强所致?如果是前者,马局长的结论毫无疑问成立;若是因为后者,这就意味着,如果给予民间资本更公正的待遇,它完全可能迸发出更大活力,甚至足以拉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两个台阶。
时间倒退回2001年12月,当时国家计委就已出台过一个《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八年过去了,不可否认,这中间的确有过国有资本的“抓大放小”和民间资本的短暂扩张。特别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2月,国务院曾出台过一个著名的“非公36条”,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但遗憾的是,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不断遭遇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2006年12月,当国资委明确提出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时,“非公36条”也就彻底寿终正寝了。
在笔者看来,2007年前后应当被视为分水岭。仅以2008年底的数据与2004年底的数据做简单对比,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更令人信服的做法是,国家统计局公布最近10年以来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占企业资产总额比重的逐年环比变化情况。
事实上,评判“国进民退”的标准绝不仅限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网络上公众对此问题的反馈来看,宣称中国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也是与多数人的直觉不相符的。因此,我们更应追问的是,为什么“国进民退”的观念在今天如此深入人心?
首先,以中石油、中石化、国有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中央企业越做越大,并且其业务范围正肆意扩张,延伸到房地产、证券、新能源等几乎所有热门领域,没有任何禁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间资本至今仍面临诸多行业的准入门槛。
其次,由于国有金融机构的政策,当前最制约民间资本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始终无法真正解决。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有企业丝毫不担心资金来源,成为今年上半年7.4万亿元的天量银行信贷和国家4万亿元大单的主要受益者,过于廉价而充裕的资金甚至推动一些并不相关的中央企业成为“炒地”明星。
而此时,中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却很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境。以上海为例,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年年中的一项企业专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小型企业反映,未享受到国家和本市的扶持政策。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政策制定者应真正理解什么才是市场经济主体,以及民间资本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在政策资源的全力保驾护航之下,尽管国有企业短期内有可能做大做“强”,但温室里的花朵培养出国际竞争力到底有多强?
例如,2009年5月中石油力压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一市值公司”。不过,这种光鲜,却是靠低效率的人海战术堆砌出来的。换算成人均水平,中石油人均盈利水平不过区区1万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却是人均50万美元。个中差距,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再一次肯定了民间资本对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8年末,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占比高达44.4%,远远超过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9.2%的比例。就此意义而言,正视而不是急于否认“国进民退”现象存在,无疑更具有积极的警醒作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