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立之初的巨亏到去年赢利47.6亿元,十年间中核集团经济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近几年更是在国资委的央企考核中连获A级。人们总是称央企为“共和国长子”,而一直在央企名录中排名第一的中核集团无疑是“长子中的长子”。然而随着8月初“中国核电掌门”康日新骤然落马,一直笼罩在耀眼光辉下的中核集团也逐步暴露出此前不为人知的暗斑。
涉嫌干涉核电招标结果和挪用公款资金炒股,是康日新落马后各大媒体透露的“两大罪状”。
实际上,因核电招标落马的已“前有来者”,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原总裁蒋新生和中广核原副总经理沈如刚都因核电招标泄密被拘。据一位核电专家告诉《商务周刊》,同蒋新生和沈如刚向法国阿海珐集团泄密相反,康日新则涉嫌向美国西屋公司泄密。
不可否认,康日新领导下的中核集团效益连年提高,但中核在中国核工业界的老大地位近年来却愈发受到挑战。泄密案的背后则是一直伴随的核电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的争论,同时还有多方力量的角逐。中核集团曾经出资近35亿元占股1/3的中广核集团,近年来在核电站的建设速度上大大快于中核,同时还多方挖掘中核集团旗下核工业院的技术人才。而历时两年多的核电招标,最后由2007年新组建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全盘负责受让和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中核集团的核心技术优势并没有得到照顾。同时,最初只有中核和中广核两家负责的核电站建设,现在中电投及五大电力公司也开始逐步介入,中核面临着“群雄并起”的竞争格局。
“前有狼,后有虎”,对于中核集团这家前身分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共和国脊梁”来说,增加竞争未尝不是好事,但康日新的案发也暴露出中核集团本身的一些痼疾。康日新的独断专行及不善团结,造成人才流失严重,是被报道最多的一项。据了解,中核集团下属的研究设计院已经有数十名骨干先后跳槽到中广核等其他公司。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院长赵华为例,去年底被调动至中核海南核电公司担任董事长半年不到就已离职,现在是中广核研究院首席工程师。
对于技术及人才的争夺白热化,大背景是国家对于核电发展政策的改变,由过去的“适度”到前几年的“积极”,再到现在的“加速发展”。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当时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而中国目前在役核电机组才11座,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1.3%。不过今年以来调高核电比例和装机规模的消息不断传出,新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建成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也就是说,未来10年中国将建成的核电总装机容量相当于100座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能否做到维护大局稳定,能否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能否做到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康日新落马后临危受命掌舵中核,这是8月14日召开的中核集团全系统干部大会上他强调的三道“考题”。对于中核集团来说,尽早摆脱康日新落马阴影,抓住国家核电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此前确立的到2020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大型企业集团,2010将是决定成败的一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