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很多农民受惠于政府部门为提振消费信心而推出的优惠政策,同时伴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加,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富裕起来的农民紧跟时代潮流,各种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消费正在农村悄然兴起。
农家超市实惠方便
“今年年初,我建起了村里第一个农家超市,货物一下子达到上千个品种,当时群众感到很新鲜。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开始选择自己喜爱的货物,就这一个购买方式的改变,货物销量成倍增加,现在一星期卖的货比以前一个月卖的还多。”赞皇县农家店店主王成起谈起自己农家店的发展滔滔不绝。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农家店不仅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在搞好农资、日用品销售,为广大村民提供农副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代收代购农副产品的同时,经营服务也得到拓展。另外,我市部分县区的农家店已经尝试将移动、联通、电信等现代通信代销点引入。这些新增的服务项目拓展了农家店经营内容,还增添了农家店的活力,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和欢迎。
进城体检悄然兴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前几乎是城里人“专利”的健康体检,如今在正定农村也悄然兴起。在正定县城区的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每天都可以看到来自农村的体检者。
家住正定县新城铺镇的养殖户郭明凯夫妻俩,自2008年起每年都要到县人民医院体检一次。今年,他们除了做常规体检外,还做了肝、胃的检查。拿着身体无大碍的报告单,老郭夫妇笑着说:“我们俩花几百元买个健康报告,值得。有了健康的身体,等于有了干事业的资本。”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城市文明、健康与时尚也感染了进城打工经商的农家子弟。在正定县县城摆摊经商的张友才,在“十一”期间,把父母带到县人民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给父母检查完身体,当子女的才能放心地外出挣钱。”他这样对记者说。
轿车开进农家院
12月15日一大早,栾城农民谭红旗开着刚买的新车来到自家的草莓大棚,察看草莓的长势情况。他告诉笔者:“以前到一趟大棚,靠骑摩托车,下雨天很不方便,又不安全。去年花5万多元买了小车,现在不但安全了,而且办事效率比过去高多了。”
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生活需求呈多样性,一辆又一辆小汽车开进农家大院。在农民购车族中,6万到15万元的轿车最受农民的喜爱。去年10月,在浙江一家公司打工的钱斌,回到晋州老家和家人一起种黄冠梨,由一名打工仔变回了农民。不过,在外几年长了见识的钱斌有种新观念,认为不能按照过去那种泥腿子的活法去生活,要既农且商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他把打工挣来的钱,一部分投资种植梨果,一部分钱购置了一辆十多万元的小车。今年“五一”前后,附近村庄不少人家娶亲嫁女,都争着租用他家的小车当婚车。
农民消费尚存后顾之忧
河北经贸大学专门研究经济学的教授李经广认为,要让农民敢消费,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他说,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农村居民消费时难免存在后顾之忧,有钱时大多选择先存起来以备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支出。
实际上农村消费者并不是不想消费,信息不明让很多人在“刚性消费”之后不知该什么时候去“弹性消费”。李经广认为,要让人们放心消费必须扩大社保覆盖面和社会救助覆盖面,提供教育、医疗等充足的公共服务供给。另外,扩大农民工就业是农村消费的前提,只有让他们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的时候,农村居民才敢放手去消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