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品牌战略的比较
企业产品多元化后可供选择的品牌战略一般有“一牌多品”和“一牌一品”两种。
“一牌多品”战略
采用这种战略,企业的多种产品或全部产品共用一个品牌,比较通行的做法是进行品牌延伸,把已有的成功品牌用到新的产品上。采用“一牌多品”战略最大的好处便是新产品能享用成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以较低的营销成本,“搭便车”销售。但品牌延伸对新产品的带动力是有局限的,只是在下列情况下才会对新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促销力:
1.新产品与原有产品有较高关联度;
2.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不太激烈;
3.新产品的主要竞争品牌并非专业品牌。
因为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同是与具体的产品相联系的,如对“松下”的认同主要集中于影音电子产品,再广一点便是整个电器类,松下眼镜、松下饼干肯定罕有问津者。
采用“一牌多品”战略,若品牌旗下产品众多,特别是产品之间关联度较低差异性较大时,不同产品对外传播的广告信息千差万别,会导致品牌所蕴含的信息十分繁杂混乱,难以在消费者大脑中形成恒定的印象,而品牌攻心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品牌与产品特点、个性、定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乃至“品牌=产品 ”的对应概念,如“施乐就是复印机,复印机便是施乐”。“一牌多品”的战略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采用这种品牌战略往往会形成品牌旗下的产品都能卖一点,但每种产品都不在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格局。
“一牌一品”战略
一般是一种产品一个品牌。由于广告宣传时对外传播的信息都是有关这一产品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久而久之便能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建立起品牌与产品特点、个性、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人们一提起潘婷,大脑马上能反应出“潘婷含有维他命原B5,营养头部皮肤,令头发健康亮泽”等信息。对于一位头发干枯的消费者而言,买洗发水时选中潘婷的概率自然会极高,这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牢牢占位的体现。在消费者心智中牢牢占位意味着品牌将拥有极高的忠诚度和指名购买率。
可见,企业在采用“一牌一品”战略时,只要把这种战略的优势发挥出来,经过营销努力,便有望成为行业翘楚。但企业发展新产品若不采用企业已有的成功品牌也有很大的难处,一方面新产品无法得到成功品牌的荫蔽;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发展一个新品牌不仅投入大周期长而且成功率很低,是高风险的营销行为,只有财力雄厚且推广品牌的经验十分丰富的企业才可以选择“一牌一品”战略。
副品牌的基本特征与运用策略
选择“一牌一品”还是“一牌多品”战略?此时企业手握的是一把双刃剑,无论选择哪种品牌战略都有利有弊,而引入副品牌是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副品牌策略的具体做法便是以一个主品牌涵盖企业的系列产品,同时给各产品打一个副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