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延展
方纯松告诉记者,海尔集团要向耐克学习的,一是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二是品牌能够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感觉。
“除非像富士康一样能够将制造、代工做到全球去。否则我们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在产生最大利润的环节,而不是沦为单纯的制造企业,却忽略了用户和市场。”海尔集团某高层表示。
上述高层指出,离用户更近就是要改变单纯制造商的形象,而是成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方纯松表示:“比如,我们通过调查用户需求发现,用户愿意多花300元购买一台对眼睛有所保护的电脑。于是我们加大研发,生产出更清晰的对眼睛有保护的电脑。单台的成本增加了100元钱,其中200元钱是设计利润。”方纯松透露,针对目前家电下乡的热点,海尔也在加大研究适合农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能确保企业拥有足够利润的另一个法宝就是销售。方纯松表示,此前海尔的销售网络主要在城市,现在要求海尔必须渠道下沉,近距离接触农村消费者。
“去制造化”的殊途同归
“去制造化”意味着对中国“制造大国”形象的颠覆还是升华?
凭借全球最低的成本优势,中国的企业一度只能赚取“制造加工”的血汗钱。而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的优势越来越小。由获利微薄的产业链最低端的制造环节向赚钱的环节转移渐成趋势。
在短缺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分量可以充分显现。而21世纪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这时并不缺制造,缺的是品牌影响力。
金融危机之下,消费疲软之际,只有制造功能,而无研发优势、销售创新的公司越来越难以刺激消费需求。
在方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宋京华看来,企业的价值链中,“去制造化”模式可行,许多国际厂商也是这么做的。但这对运作要求比较高,做的好可以解决成本问题,做的不好同样会带来其他风险。
譬如,具体的生产单位变成了对方企业,会减弱控制力,当客户需要快速拿货时,无法保证供货速度。另外,一些大企业客户因为定制量大,会有更多的个性化设计,如某些产品功能的增减、交货时间要求特别严格、发货地址又散等。一旦交给代工厂,就意味着这些环节很难控制。
在国际上,选择“去制造化”的企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全生产外包,自己只做设计,连样品都由代工厂生产;另一种是部分外包,形成产品才会寻找代工。
或许,对于海尔这样初步尝试“去制造化”的企业而言,要想增加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好开发储备工作。而生产控制方面,订单决定了影响力。当海尔总是能抛出大额订单,争抢的代工厂也会互相形成竞争。
成功没有唯一的路径。日本的索尼,自己没有制造能力,专心做品牌;而韩国的三星和LG,制造和品牌两者都没有放弃,也非常成功。
不同的是,三星和LG,掌握了研发、原材料供应等上游的资源,因此在“制造”上仍有优势。而索尼则由于品牌积累比较久,形成了高端形象,更多地输出品牌即可。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