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泛滥催生商品牛市
2009年推升商品价格的主要力量不是供求,而是资金。2009年,充足的流动性不仅推动全球股市上扬,还造出了一个商品牛市。
2008年底以来,各国央行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不仅推动全球股市的上扬,还使得商品价格实际的情况甚至超出了年初最为激进的预测。在基本面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商品期货价格却呈现整体大幅走高的态势。如果以目前的价格与年初相比,原油、铜等商品的涨幅超过100%;黄金、白糖等品种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英国标准银行近期的报告也指出,利率偏低引致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在这种环境下商品价格得益于充足的流动性而上涨。
就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而言,今年几乎所有活跃品种的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创出了历史纪录。
流动性泛滥导致的商品牛市终不可能长久,目前的商品市场在“以空间换时间”——价格提前上涨,然后在高位震荡,等待基本面的好转。
创业板十年圆梦开市遭爆炒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出的一份提案,打开了我国筹备设立创业板市场之门。
讨论十余年,筹备十余年,创业板市场终于在2009年登台亮相。首批28家上市公司于10月30日开始正式挂牌交易。
创业板,深交所给出的定义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
尽管监管层防微杜渐,但仍未能完全避免创业板开市即遭爆炒的情况发生。就在发行市盈率普遍偏高的质疑声中,28家上市公司首日收盘却又出现翻倍涨幅,更多的亿万富豪也由此诞生。
创业板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板开市之初高开低走的走势。反而在调整几个交易日后,再次出现强劲反弹,不仅多只个股股价已高于上市首日收盘价,如吉峰农机、大禹节水等股价甚至连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创业板“满月”时,对应的静态市盈率为118倍,动态市盈率约91倍。在股价已透支未来两三年成长性的背景下,多数创业板公司具有较大的估值风险,尤其是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容,创业板的估值标准将更加清晰和理性,未来整体价值回归和分化也将不可避免。
成思危最近也公开指出,由于创业板刚开市,整体规模较小而出现了被爆炒现象,从而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过高
打新盛宴飙起百倍“市梦率”发行
自从7月10日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上市挂牌以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实施快半年了,打新暴利依旧,居民储蓄不断涌向股市以博取至少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
考虑到中国经济表现出的通胀趋势和海内外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低利率政策,那么居民储蓄存款在股市中的利差交易趋势是不难理解的。
可以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改变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高价差,但该项制度的改革难以改变低利率带给人们的逐利动力,于是打新依然狂热。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一级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屡创新高,主板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动辄四五十倍,比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高出二十倍。12月16日发行的8只创业板新股中,有两只发行市盈率超过百倍。如此高的发行市盈率虽屡遭人们非议,被人们戏称为“市梦率”发行。高高在上的发行价挡不住投资者的申购热潮,数千亿元的庞大申购资金希望在一级市场分得一杯羹。
近日,招商证券的破发给一级市场申购敲响了警钟,16日,中国重工上市的首日涨幅也仅有15%。也许不久,过高的一级市场发行价会带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打新也会有风险。专业人士认为,如果首日破发,也许能更好地证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市场化本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