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们发布了贴吧,贴吧现在使用的人也非常多。这个东西以前世界上是没有的,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就有一个相应讨论区,大家兴趣相同的人可以相互交流。现在可能每一个搜索引擎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类似的服务。
2004年我们推出了贴吧,2005年推出百度知道,2006年推出百度百科,2007年推出视频搜索,07年网上视频内容越来越多,2008年我们推出了百度日本,今年在做阿拉丁(计划),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东西适应变化,在给我们作为一个调整,在方向上重新进行一种矫正。
很多时候当我想起目前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就想起一句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00年的网络泡沫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历史事实。那次生存下来的公司,他们的做法,对于我们现在渡过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是非常有借鉴作用。这是刚才讲的百度的例子,其实每一个公司都应该在这上面有所作为。
互联网渗透率逐渐提升,在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2000年的时候是800、900万互联网用户,今年是3亿多。互联网在中国经济的渗透作用实际上是越来越明显了。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与互联网隔绝,三五年后,如果哪一个零售商还没有自己的网站,不能在自己网站让消费者下单买东西的话,它可能就生存不下去。其他的这些企业,像今天有有20多万家企业通过百度平台做推广,当他们认真思考推广效果的时候,也许在三五年危机过后,200、300家企业会明白这个道理。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互联网可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经济从比较粗放式发展到更加集约式发展,另外也可以使得我们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信息产业所占比例在全部经济当中应该会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它对于传统产业、对于各种各样产业的渗透也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就是互联网很可能在危机过后,会在中国不仅是互联网网民在消费者层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企业层面也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几年前我曾经发表一篇博客,那个时候中国1亿多网民,但是卫生部统计一个数字3.5亿吸烟者,我说什么时候这个数字可以倒过来,我们就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是3亿多网民,我们已经赶上吸烟者数字,什么时候希望能够把比例也能够倒过来,那真是一个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那我们经济就变成另外一个档次的经济,我们就是一个更加有希望的经济。
所以我自己非常有信心,我觉得危机过后,中国高科技产业一定是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危机过后中国也会变成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丽的中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