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让课程更加柔性化 代表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
5月6日上午,王勇又走访了一家民营企业,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正是王勇所在清华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的在读学员之一。
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勇博士的工作之一就是和学院项目潜在的企业合作单位、毕业的校友、在读的学员做这种企业走访和沟通:“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
实际上,这项工作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环境下的学院策略,通过了解学员所在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学院的管理和办学方式,不失为贴近市场的好方法。“尽管现在的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但商学院的课程教育却要变得柔性化。”王勇博士说道。
“从我们项目来说,目前更加关注整个中国经济的走势。同时,在课程上增加了公司并购、公司理财方面的必修课以及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走势等选修课,在师资方面也有相应的补充。”王勇博士介绍,尤其是最近,清华EMBA的学员们选择有关宏观经济形势的选修课明显多了,学员们都十分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走势。另外,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课程,也是学员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来看,他们喜欢的课程多是偏宏观、大局方面的。”
创业是清华的MBA项目中很重要的一类课程,而在EMBA项目中,似乎没有MBA学员的那种热度。“在这里创业项目不太被关注,大概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整个课程体系中,我们创业的课程还是比较少的,这和学生的特点有关。来上课的学员企业家多是基于企业有闲余资金要对外投资,投什么样的企业,他们会上这种偏向于投资类的课程。”王勇博士说,“另外,我们会辅助一些讲座。以前会集中在‘领导力的提升’等方面,而现在则会结合公司上市、融资的热潮,请一些投行的人来做讲座,也有宏观经济研究的学者,今年尤其加大了这方面的课程量。”
记者注意到,清华还曾在2003年和2007年各推出过一个专业方向的EMBA项目,但是只做了一期。“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需求,他们更希望选择综合方向来学习,结识各行各业的人,建立的人脉关系也能广泛和丰富一些。”王勇博士说道。
“就像企业在相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调整一样,当下环境中,我们的课程也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目的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在外部情况不好的时候,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企业。”王勇博士说,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更是实践了学院强调“整个课程教育过程柔性化”的理念。
“现在,课堂的研讨多了,同学间的交流更密切了。”一堂商务沟通课后,一位学员向记者描述,课上学员分成了多个小组,分别扮演政府官员、消费者、企业人员、媒体等不同角色,对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投资者关系问题以及消费者情况问题做了模拟实战,大家各自分析应当如何应对不同的问题。“教授就像一个教练,带领他的队员。给出我们一些基本的理论框架后,我们会根据一些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模拟没有标准答案,形式更灵活了。”他说。
“这种柔性化的课堂形式,不是告诉学员必须怎样做,更多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给他一种方法,根据基本理论有自己的判断,给学生一些选择,可能在商业上,一加一在商业上不一定等于二。”王勇博士补充道。(本报实习生刘丽媛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