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定向定制化培训”,即电子科大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需求,为企业挑选合适的准录用人才成立学习小组,进行一段时间有的放矢的大型主机专业培训,在几个月内掌握工行大机管理工作所需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达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水平。
以前上岗前培训多在用人企业内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完成,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呈现“买方市场”,这一环节有向高校教育前移的趋势。“现在企业用人不仅要求基础知识,还要求专业技能要离它的实际业务需求差别不大。”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志光对《商务周刊》说,在工行之前,自2006年开始该学院已经先后做过6、7个批次类似的定向定制化培养项目,包括为IBM培养的3批毕业生。
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认为,对于一些选修课程,企业界和学校可以合作制作课件。他说:“以前新员工进入IBM之后我们也要做很多课件,现在我们把这些课件渗透到在校生中去,让学生真正深入地了解我们在实验室是怎么做事的,跟客户怎么合作的。总之,公司渗透到学校里,学校老师渗透到公司里,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与高校一样,蓝色巨人也在思考现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比较流行的标准是“T字”型人才,一横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一竖表示知识的深度,即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深又博,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而IBM则倡导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工字”型人才,其中多出来的一横,要求在专业领域之间还能触类旁通。“这一横是属于智慧性的人才具备的知识累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IBM大中华区CTO、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说。
王阳认为,要成为“工字”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三个“I”,一是洞察力(insight),二是沟通合作和参与能力(interactive),三是创新能力(innovative)。“培养人才的思路和立足点一定要高,当初我们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第一,就是那么‘狂’。”他解释说,“如果你不了解别人做什么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第一,所以你要了解大公司中这个课题做到什么程度,国际上其他院校又做到什么程度,然后你才能评判你的学生的论文含金量有多高。”
15年的双赢合作
事实上,IBM与电子科大的合作并非孤例。早在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率先成立了大型主机应用技术专业,并且成立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一家IBM大型主机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在1997年即开始培养主机人才,三校均依托IBM公司捐赠的大型主机(每个学校约1亿元人民币)和技术支撑,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
自1995年IBM与中国国家教委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15年中,IBM与全国6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86万多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合作项目相关课程的学习,数千名学生获得了在IBM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自称“亲身见证了IBM与高校合作15年”的秦志光回忆,15年前他参加IBM的第一届培训班,台上的老师是从台湾请来的,台下坐的是来自30多所高校的50多位“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博士,因此台上的老师讲得“战战兢兢”。但其实当时国内博士们的IT知识也确实很落伍,到现在,这批博士成为这30多所高校的教学骨干,自称为“黄埔一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