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推动了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总体经济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耗费为代价的。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2006年我国GDP达到21.08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钢材消耗约占世界钢材消耗总量的30%,水泥消耗占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4%,给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压力,也使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
加快推进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回落,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资源价格改革时机逐渐显露,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实施资源价格改革难得的宝贵时机,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呼声再起,已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任务之一。需要抓住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国内能源价差极大缩小的难得的宝贵时机,煤炭、电力与其他能源行业共同推动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居民对资源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同时,资源价格上涨会提高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使众多的工商企业,尤其是出口主导型的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增加,短期之内不利于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
不过,应清醒地认识到,偏低的资源价格尽管提高了出口主导型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这些产品的大量廉价出口,实际上是在补贴世界其他国家,我国承担的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与环境成本,而附加值却源源不断流向西方发达国家。
可见,如果不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我国经济发展就会被锁定在资源低价与能力劣势的路径依赖上,缺乏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其结果只能是节能减排的任务不能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不能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从谈起,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
显然,在国际经济减速背景下,资源价格改革既面临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很大挑战。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抓住改革机遇。在这里,有三大重点需要着力解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