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1日,家电下乡的销售额已经突破500亿元,其中10月份的销售额超过120亿元,成为自今年2月1日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推广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相比起今年年初政府对家电下乡年内拉动内需超千亿元的预计,目前的500亿元销售额总量仍不及预计规模的一半。
而在这种情况下,348家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当中仍有14家处于“零销售”的状态。这种“零销售”的状态,让我们不禁追问,家电下乡中标资格对于企业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谁在浪费家电下乡的政策资源?
疲态初显销售额连续两个月下滑
10月10日,商务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公布了9月份全国家电下乡的销售情况,然而,这组数据并不乐观,9月份全国家电下乡总销售额为61.78亿元,总销量为316万台,相比起8月份分别下滑了18.66%和16.58%,而与7月份相比,这两项指标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30%和26%,成为了我国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推广以来,销售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
“以空调和冰箱制冷家电为主的两大类家电产品销量的大幅下滑,是让整个家电下乡销售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如此评述,其指出冰箱和空调下滑走势明显与季节性旺季相关。记者注意到,在9月份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数据中,冰箱销售为120多万台,比重在38%以上,空调销量则为35万台左右,约占整个家电下乡产品销量的11.01%;而在8月份,冰箱销量则近177万台,销售量占比接近47%,空调销量也为60万台以上,占整体销售量的16%左右。
就此,国信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王念春则表示,随着季节的变化,空调和冰箱的销量下降是自然规律,而彩电、洗衣机的旺季则将在三、四季度显现。不过,仅靠旺季来带动家电下乡的消费恐怕难达大举拉动内需的目标。按照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在今年2月27日的说法,今年用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有200亿元人民币左右,据商务部测算,大概能拉动约1500亿元的农村消费。
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9月份,全国家电下乡销售额仍未能达到400亿元,也就是说,想要完成1500亿元的农村消费拉动,在今年的最后三个月里面,则必须完成1100亿元的家电下乡销售额,然而,这个任务显然相当艰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韩俊判断称,今年预计的家电下乡,即使要实现800亿元的销售目标都比较困难。因此想单靠部分补贴来希望农民都去抢购家电,仍不太现实。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