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之别14家零销量企业上榜
显然,家电下乡在8、9月份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让整个家电下乡工作陷入一片沉寂,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旦这种现状持续下去,对整个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无疑相当不利。
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10月10日,家电下乡部际联席会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印发了一份《家电下乡工作考核办法》,这也是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推广以来首度明确要依据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情况、补贴资金兑付情况等因素来对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家电下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依据考核结果对工作先进省份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的行为。
与此同时,财政部和商务部在10月16日联合下发的《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中强调,从明年1月1日起将对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实行淘汰机制,如果生产企业所有中标产品自中标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生产,或6个月内没有实现销售,取消该生产企业的中标资格。
“对于大多数中标企业而言,大多是费了很大劲才获得下乡资格,肯定是不会轻易‘触线’,甚至被取消中标企业,不过,对于一些小生产厂商而言,情况则可能有所不同,他们未必会花大力气在农村市场上,毕竟想要短时间打开农村的销售渠道并不容易。”海信科龙广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家电下乡的“赢家”与“输家”在业绩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记者从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家电下乡销售数据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累计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共有9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也有17家,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青岛海尔、合肥美菱以及珠海格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348家中标企业当中,却有14家家电中标企业的登记销售量和登记销售金额均为零,其中包括UT斯达康、广东好迪、江苏春兰等多家知名企业。
“显然,公布这14家中标企业的名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敲山震虎,警示其他中标企业不要图有‘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虚名。”有分析人士指出。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实施的《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中,对于考核排名后5%的企业给予黄牌警示,连续2次考核排名后5%且得分均低于60分的企业,取消其中标资格。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