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谁都不该拿政策资源开玩笑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家电下乡政策是我国在财政和贸易政策方面的突破创新,自今年2月1日在全国推广实施以来,家电下乡也逐渐成为了我国农村市场最受欢迎的政策之一,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节节攀升。
不过,在7月份家电下乡出现销售井喷之后,8、9月份的持续下滑态势着实让人们不禁捏了一把冷汗,是不是家电下乡政策后劲不足了?好在,10月份家电下乡产品超过120亿元的销售额让人们原本高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但事情似乎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中标家电企业有14家中标企业的登记销售量和销售额居然全部为零。而对于一些在家电下乡进行重点投入的企业来说,仅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就有17家,同样的政策,同样的补贴金额,为何会出现如此差距?
当然,我们无法排除生产企业中标后再到渠道布局销售,但14家家电下乡企业为“零销售”还是说不过去,想当初这些企业为了获得家电下乡的资格差点打破头,回头来却头枕着获准的资格“睡大觉”。到底这些企业拿政策资源干嘛去了?
看来,这些“零销售”的中标家电企业还是要好好反省,是自己的品牌不行、渠道不行,还是根本就没把家电下乡当回事?毕竟谁都没有权利去浪费国家的政策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蔡伟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