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艺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称,东莞今年第一季度GDP负增长0.2%,1月~10月份实现3.8%的增长。而东莞在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是10%,刘志庚坦言,10%的增长目标估计无法实现。但东莞绝对不会虚报GDP增幅。(11月24日《广州日报》)
根据已公布数据,各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速普遍高于7.7%的全国增速,前三季度全国各地GDP总和高出全国GDP近2.5万亿元。在此背景下,东莞市委书记坦言,1月-10月GDP增长只有3.8%,10%的增长目标估计无法实现。承诺不会虚报GDP增幅,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难能可贵。
GDP本身并没有原罪,GDP数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方的发展成就。但是由于GDP数据被赋予太多附加功能,而且直接影响到官员政绩,GDP数据被神化到了不恰当的地步。由于“以GDP论英雄”的观念主宰着某些官员的头脑。他们为了积累政绩资本,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工作实效,在发展过程中不惜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大搞劳民伤财、拉动GDP增长的政绩工程,或者直接在GDP统计中造假,这些一直备受公众诟病。
目前在宏观经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行政主导的投资过热”,即一些地方政府运用手中权力调动财政、银行甚至企业资金,投入效率低下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从而引发投资过热现象,某些地方甚至形成了GDP年年疯长的“大好局面”。可怕的是,这种GDP疯长具有传染性,GDP层层加码,地区之间互相攀比的事屡见不鲜。
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谎报数据为代价的GDP高增长率是寅吃卯粮,透支发展后劲。尽管GDP高增长,如果群众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提高,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如何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如何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何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的地方在统计GDP时奉行双重标准:“要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助时又是一个数字”。表面的GDP繁荣局面,不但没有实际意义,还可能误导中央宏观决策,挤占民生空间。
在经济下滑的现实面前,地方无法完成GDP目标本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官员如实报告GDP数据,不仅不会影响政绩评价,而且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念。然而,不少地方的GDP数据仍然一路高歌,还出现了地方GDP总和高出全国GDP近2.5万亿元的咄咄怪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莞无法完成GDP增长目标实际上是一支清醒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