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轮岗延伸职业通道
作为陶氏亚太区的战略市场总监,KarenDobson今年在陶氏已经是第20个年头了。化学工程毕业的她最初在陶氏做研发,后来又做过工程师、销售等。20年间,她在陶氏转换了不同的角色,也辗转了全球很多国家。
从研发到销售,再到市场,每次转型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在陶氏,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司内部很多部门都工作过。
“轮岗是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倪铮对记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进入到陶氏,他们具有更扎实的知识和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不踏实”似乎是人们对80后的最深印象。倪铮表示,用好80后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
经验告诉倪铮,无论在哪儿,大多数做得非常优秀的员工选择跳槽,多是因为现有的工作让他不再有新鲜感,或者没有上升空间,进而想去尝试新事物,如果公司内部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只好向外部寻找机会。
但是在陶氏,对内部员工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外招聘。陶氏所有对外招聘的职位,内部员工都可以优先申请。比如现在从事研发工作的员工,想去转型做销售,却又苦于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没关系,只要有这方面的想法,陶氏就会给员工机会,他可以从内网上在线学习相关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在某方面有长项的员工做自己的导师,向其请教、讨论,更可以申请以项目的方式轮调至另一部门工作。
“任何职业人选择一份新工作,对其职业生涯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转行、转型,所付出的精力、时间等更大。随着职业人年龄的增长,相应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转型的投资与回报越来越不成正比,因此转行需慎重。”职业顾问专家李燕铭说。
但是,员工的转行思维是必然存在的。在陶氏,一旦员工有了这样的想法,HR部门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其实行转型,由于仅仅是在陶氏内部,因此其风险远远小于跳槽。
事实上,轮岗制已经成为陶氏最具特色的人才发展方式之一。倪铮说,所有员工,在陶氏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岗位。以人力资源部为例,新招的毕业生,很可能对人力资源部的具体工作只知道个大概,一切都是陌生的。培训、薪酬福利、绩效……分属人力资源的不同模块,如果只做其中的某一部分,势必了解得不够全面。于是,进入陶氏的毕业生们,一般会花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所有模块,甚至不仅是在人力资源部内部轮岗,也有机会到业务部门去工作。
“轮岗不是让他们到各个部门去看看,知道整个公司是怎么运作的,而是真正让他们学到东西。”倪铮说,事实上,从毕业生入职陶氏的第一天起,其轮岗计划就大致出炉了。这一计划会具体细到:第一个半年在哪里工作,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参与哪些项目,如何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第二个、第三个半年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3年下来,参与轮岗的人基本会对公司整个运作有了全面的了解。“轮岗最大的好处在于给了他们很好的机会去打基础,作为一个职业人的基础非常扎实,同时又有了很全面的知识体系,对整个组织的运营与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他们将来更上一层楼很有帮助。”倪铮说。
事实上,轮岗不仅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只要在本岗位工作满3年,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申请陶氏所有公开招聘的职位。陶氏的员工多数都很清楚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懂得自己去实现职业理想,因而在选择调岗时,往往有着很强的进取心,甚至为了换到某一新岗位,提前半年到一年就开始了在e-learning系统上学习相关的知识课程。
很多组织机构庞杂的大企业都有这样的通病:跨部门沟通难于外部非一致性沟通。这种通病甚至在向中小企业蔓延,而轮岗制的好处正是能让公司间的内部沟通更畅通。另外,曾经在某些部门轮岗工作过,一起工作的同事都熟悉了,甚至交上了几位要好的朋友,接下来的工作就更容易开展,公司内部的人脉也会越来越丰富。
3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导师,当然这并不是行政指派的。每位导师都是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同时还有自己擅长的某些课程,他们的详细情况在陶氏的内网上都可以看得到,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一位作为其导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