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10月31日深圳报道2009年中国地产年会在深圳开幕,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接受网易房产采访。他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根本没有泡沫,住房问题主要是国内收入分配不均和住房文化造成的。对于今年以来“地王”频现的现象,他认为“地王”是市场的正常现象,最好的地就应该分给最牛的开发商。对于备受争议的年轻人住房问题,董藩更直言:以中国的财力,除公积金支持外,住房保障体系照顾对象不该包括还没经过奋斗的年轻人,只能是照顾弱者和失败者。
“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
今年以来,国内房价再次维持攀升的势头,不少一线城市房价更回升至历史最高位,舆论再次将矛头指向楼市泡沫。但董藩却还是坚持了他的看法:中国房地产并没有泡沫,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依然很坚实,真实需求旺盛,仅仅是极少部分城市价格偏高而已。
“什么才算是泡沫?我认为买了房子后在短期内不住也不租,便想卖掉,这种现象比例很大才算是泡沫,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比例依然非常低”,董藩认为,只要房价一涨舆论便大喊“泡沫”出现,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维。
“每个国家都有买不起房子的人,我举个例子,在欧洲各国仅有40-60%的家庭有自己的房子,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最富裕的美国有三分之一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购房是有收入和支付能力要求的,低收入阶层应进入保障体系,跟市场无关。所以我们不能用低收入阶层的眼光去看中国房地产市场,那一定是贵的,买不起的”,董藩表示,中国住房问题更主要的是收入分配不均和人人想买房的传统文化造成,而不应该一味去指责“泡沫”。
“地王频现是正常现象”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地王”现象频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拍卖结果再次引起高度关注,但董藩表示,“地王频现”是市场的正常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应该“地尽其值,人尽其才”,最好的地就应该分给最牛的开发商,而且必须经过市场竞争,不能贱卖给开发商,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他强调:重要的是大家要监督政府用好土地拍卖的收入,不能吃了喝了,而应该向住房保障倾向,照顾低收入阶层。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迅速,房价涨了,开发商回笼了大把资金,自然是会把钱用来买更多的地,更多的土地需求出现了,但政府的供地量不足,自然促使地价上涨。从长期看,中国地价也绝对是上涨的”,董藩表示,即使政府把土地降价来卖,开发商也不会将房子降价卖给老百姓,开发商总是希望利润最大化;相反土地卖了个高价,还是有一部分的钱可以回流到政府,进而回到社会,帮助低收入阶层。“我认为,面粉和面包根本不是同一个时点的东西,拿到面粉后几年面包才能生产出来,即使预售,最快也要一年半。开发商都不傻,不用担心它会垮掉”。董藩还表示,像中海早前70亿元勇夺上海长风地块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政府也希望由最有实力和开发能力的公司帮助搞城市建设。“最好的土地就应该给最好的开发商,如果是随便找一些不知名开发商甚至小包工头来建房子,即使房价、地价便宜了,你敢住吗?”“当然‘地王’都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拿去,国进民退,这是值得关注的,市场出了问题。”
“住房保障范围不应包括年轻人”
随着今年以来房价的持续攀升,高房价导致老百姓住房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人加入“房奴”大军,众多年轻人更是面临着无房可买的困境,不少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我认为,除了公积金外,住房保障体系的照顾对象不应该包括年轻人”,董藩认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年轻人都需要一个奋斗期,买房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国外,不少年轻人都是工作了很多年才开始买房,美国、英国年轻人都是大学毕业十年左右才开始首次置业,在日本,大部分人四十岁左右才开始买自己的房子。住房保障照顾的应该是社会里的弱者,那些经过拼搏依然处在社会低层的人。有些人现在买房有压力,但可能过几年收入就大大提升了,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起薪不高,但过五六年可能迈入高收入者行列。他还强调,适度的压力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因为每个人都努力奋斗而不是懒散懈怠,才有了经济的活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