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4月30日讯(记者李治国)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表示,一年之内,中国经济将呈现W形复苏。
马骏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形势和复苏轨迹,也从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复苏队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意义。从金融危机的起源到当下全球的经济走势,马骏通过数据讲解了危机从起因到结果的变化过程。他说,在近期的经济走势中,G3有若干指标出现了微弱的复苏迹象,但是就业和消费仍在持续恶化。在G7政策的刺激下,货币市场“风险厌恶”减低,但是仍然远在正常水平之上。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值得关注的短期下行风险有:G3信用卡和债券违约的上升,非金融企业的倒闭,商业物业的大幅贬值等问题。而根据目前的估测,美国家庭储蓄率将逆转过去30年的下跌趋势,在未来三四年内储蓄率可能上升到10%左右。在经济复苏的中期,美国消费者的去杠杆化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影响。所以,就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基准预测是世界经济上半年降幅触第,于2009年降幅趋缓,到2010年出现正增长。但是,不能排除短期内市场受到债务违约、更多金融机构倒闭上升的冲击。而在未来数年中美国消费者将经历一个漫长去杠杆化的过程,这可能导致进口的复速率放缓。
马骏还表示,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在经济大幅波动期,观测环比增长可提前2到3个季度反映出经济拐点。据今年首个季度的一系列环比数据判断,若排除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国内企业将呈现U形复苏。而经济刺激政策作为第一轮反弹的主要动力,很可能产生“倒V”字形的影响效果。马骏认为,“U”和“倒V”同时叠加,就会形成一种W形的经济复苏走势。这一观点引起了复旦管院师生的极大兴趣。
W形的轨迹意味着两次见底、两次反弹。德银研究分析和预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环比增速将大幅反弹,二季度可比一季度增长四五个百分点,但此后可能重新下行;在明年上半年二次见底后,再重新回升。马骏认为,“W形复苏”并非新鲜事,1998年到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国内就曾发生过,在国外也是常态。由于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电力生产水平、水泥行业及建筑企业订单等先行指标已初显短期恢复之势,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第一次反弹”的初期。
在政策大力拉动下,国内贷款增速也可能先扬后抑。自去年底起,国内贷款量就开始飙升,今年一季度的月均新增贷款量已达1.53万亿元。但因受年度贷款总量的控制,全年放贷过程也将形成“倒V字”。马骏认为,贷款量大起大落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深度探底,监管机构应尽快控制货币和贷款投放节奏。
昨天,马骏受聘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他曾就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高级经济学家,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提供经济政策研究和咨询,并被《亚洲金融》和《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国际投行中亚洲最佳经济学家和最佳中国分析员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