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崇洋思想导致"过度规划"
在规划领域,崇洋的思想作祟,信奉"外来和尚会念经",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规划浪费。
当前国内不少城市几乎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由他们主导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至今仍存在争议。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教授曾表示,国内规划领域有个奇怪现象,一些地方凡是重大规划动不动就要举行国际性的招标会,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的地方仅仅是把"有外国人参加"当作基本要求。为此还曾闹出笑话:一家外国规划设计公司受邀参加一个规划评审会,会上发现该公司派出的一名参会人员竟然对规划一问三不知。原来他是这家外国公司从大学"租用"的留学生,单纯出来撑场面。
段进说,国外建筑师不熟悉国内各地的具体情况,大都迎合地方决策者的口味。比如景观设计,我们崇尚的是尊重自然,而外国公司可能会花很多钱玩噱头,搞"过度设计",大量使用昂贵的花岗岩、大理石,搞豪华喷泉、华丽灯具等,看起来是富丽堂皇,实际上铺张浪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变相造成浪费。
法制意识缺失导致"随意规划"
由于缺乏法制保障,规划变动的随意性太大,一任领导一个规划,也是导致规划浪费的一大"祸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家彬认为,我国城市规划正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城市规划科学性很难保证,特别是对政府作用和市场功能的模糊界定阻碍了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审批程序与实效性存在矛盾。
段进指出,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可以说从法制层面上有了遏制规划随意性的抓手,但一些地方决策者"把规划当政绩"的观念还根深蒂固。每个领导都想有所建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在城市建设上寻求突破。几乎每个领导上台,都要有重大的城市发展结构调整,久而久之,就会引发浪费。换一任领导就变一次规划,今天决定城市重心向南边发展,明天又说要向北扩张,规划一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就跟着变,带来的浪费就不可避免。
他分析说:"国外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数百年没有大的改变,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的规划设计科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即执行严格,保障了规划的严肃性。比如美国的华盛顿,200多年都没有大变动,一直按照城市的中轴线在发展,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也是这样。这些城市给人的感觉很协调,古老与现代巧妙融合,层次分明。而国内不少地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像交通拥挤,今天建高架桥,明天改地下隧道,重复建设,劳民伤财。" (王骏勇 戴劲松 何丰伦)
责任编辑:cprpu